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生涯教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家校社协同推进高中生生涯教育的困境与破解

发表时间2025-08-12 00:30:57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下家校社协同推进高中生生涯教育的困境与破解 罗颖1,吴苏芳2,黄昕3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48;2.南昌医学院...

从故事到力量:叙事疗法对高中生生涯自我概念的重塑路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5-07-04 11:35:44

叙事取向生涯辅导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由无数故事编织而成,这些生命故事塑造着个体对自我与世界的认知。个体可以通过“叙说-外化-解构-重构-见证”五步法积极赋能生涯自我概念,提升生涯自主性和掌控感:叙说故事,唤醒生涯自我觉察;外化问题,解绑消极自我标签;解构叙事,拓宽生涯成长空间;重构意义,强化积极自我概念;见证赋能,巩固生涯自我认同。

讲好生涯故事,激发成长动力 ——基于叙事治疗的中职生生涯辅导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5-06-18 12:29:22

中职生生涯发展面临自我认知模糊、职业认同感低等困境,缺乏成长动力,其生涯故事多呈现被动、断裂特征。叙事治疗理念与生涯教育高度契合,“问题外化”“故事重构” 等技术,能蚌湖个体有效与问题分离,重塑自我认知。基于此,提出三大生涯辅导策略:解构消极故事,如用 “问题外化” 转化负面认知;重构积极叙事,开展职业场景故事写作;强化实践验证,借助短期目标实验与生涯愿景板巩固新故事。实践表明,这些策略可激发中职生内生动力,提升其生涯规划与职业竞争能力。

家校协同 四元共进:基于心理资本的高中生涯教育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5-03-29 23:07:48

针对当前生涯教育存在的实践形式化与终身发展理念缺失、课程碎片化与体系化支撑薄弱、家校协同表面化与家庭系统性支持不足等现实困境,构建了基于心理资本的家校协同生涯教育课程体系,涵盖学生发展课程与家长赋能课程两类课程。创新性地将心理资本理论融入家校协同机制,形成了共筑、共塑、共促、共创的“四元共进”策略,实现了家校教育共同体在生涯教育领域的深度协同,为破解生涯教育实施困境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生涯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生涯教育实践路径探究—以南宁市邕宁高级中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5-03-19 17:03:15

本文以生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南宁市邕宁高级中学为例,探讨了高中生涯教育的实践路径。通过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求真”文化特色的生涯教育体系,设计了生涯通识课程、生涯体验课程、生涯拓展课程和生涯研究课程等多种形式,将生涯建构主义理论融入教学实践。该体系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和反思应用,旨在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自我认知水平和外部探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且个性化发展。同时,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计和评价体系,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自我认同感理论下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

发表时间2025-03-12 10:36:18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中职学生作为职业教育中的关键群体,他们职业生涯规划质量会直接对个人职业发展以及社会人才供给产生影响。然而目前,中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普遍存在自我认知不足、职业目标模糊等状况,严重制约了其职业发展。自我认同感理论为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角度,故此本文意在剖析自我认同感理论下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期望能为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质量提供理论方面的引导以及实践层面的参考。

从迷茫到锚定:新高考背景下生涯主题班会的三维实践模型研究

发表时间2025-02-26 14:09:30

针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规划的现实困境,本研究构建“三维实践模型”,聚焦主题班会的课程化重构。通过分析政策要求、理论适配与技术赋能的内在耦合逻辑,提出分层实施框架(高一职业启蒙、高二专业锚定、高三决策训练)、特色活动载体(职业浸润计划、生涯剧本杀等)及动态评价体系。为破解班会“形式化”“碎片化”难题提供可复制路径,助力学生从“被动选科”向“主动建构”转型。

系统思维视域下高中生涯教育的困境突破与实践进路

发表时间2025-02-13 22:45:01

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生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传统生涯教育还存在着课程设计单一化、实施主体分散化、过程管理静态化的困境,本文基于系统思维视角,提出“整体性、协同性、动态性”三层重构逻辑,并从 “全域渗透、多元共治、生涯应变”的视角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破解生涯教育“形式化”困境提供理论框架与实践参照,促进生涯教育从“工具型”向“赋能型”转变,真正发挥其育人价值。

叙事疗法在初中生涯教育中的应用(修改后)

发表时间2025-01-08 15:18:07

叙事疗法是通过对个体故事的重构,帮助个体理解和改变人生经验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在初中生涯规划中,叙事疗法可以帮助学生对学习、生活、未来规划等方面的故事进行重新建构与重塑,使学生在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规划主题班会的分层设计与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5-02-08 00:30:35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面临更加复杂的学业选择和职业规划挑战。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性对于帮助学生科学决策、匹配兴趣与能力、合理规划未来至关重要。然而,当前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仍存在内容体系不完善、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指导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本研究基于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聚焦主题班会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层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涯规划需求,发现高一年级需侧重兴趣探索和自我认知,高二年级需加强职业信息匹配与学业规划,高三年级则

数字化赋能生涯教育新征途

发表时间2024-11-22 13:18:28

随着社会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生涯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生涯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带来了数据驱动、虚拟体验和在线平台等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转型与适应性、数据隐私与安全、教育资源分配与高效整合等挑战。为此,本文从国家战略规划、学校教育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生学习自主四个维度,系统地提出了推进数字化生涯教育的实践路径。

基于生涯建构理论的高中生涯教育课程探索

发表时间2024-11-21 17:19:35

本研究简要介绍了生涯建构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分别梳理了如何根据生涯建构理论中的职业人格,生涯适应力,生命主题这三部分内容进行高中生涯教育课程设计,同时基于生涯建构理论视角,在课程设计上也强调要让高中生多多认识真实的职业世界,增加与环境的互动,方能建构自我,创造理想生涯。

新高考背景下商业实践社团对高中生生涯教育的实践影响

发表时间2024-10-30 14:03:10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实施,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科目选择自由度大幅提高,生涯规划的需求也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成为重要议题。本文基于商业实践社团这一创新性生涯教育平台,探讨了其在新高考背景下对高中生生涯教育的实践影响。研究通过与青年成就组织(Junior Achievement, JA)的合作,设计并实施了包含公司成立、运营与成果展示、产品展销会等环节的课程体系。通过项目式教学,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显著提升了他们的商业思维、团队合作、人际

做好“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浅论心理教师在生涯规划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发表时间2024-10-16 13:25:26

在目前的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心理老师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但是,因为各个地方的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异,所以不同学校的心理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那么,心理教师在生涯规划教育中到底可以扮演哪些角色,哪些是“规定动作角色”,哪些是“自选动作角色”,这些角色对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实施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本文想和大家一起讨论的话题,亦可以作为心理教师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规划时厘清思路、拓宽路径的参考。

德心共育,知行并进,促进高中生生涯发展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4-12-04 23:17:39

疫情后,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学校继续偏重学科分数提升的策略,将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新高考要求高中更加重视生涯规划教育,但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存在课时不够、师资不足等问题,阻碍生涯教育深入的推进。本文探讨学校在生涯规划的导向下,德育和心育如何共同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未来规划,最终构建出“生涯养人,德育塑人,活动育人”的徳心共育实践模式。该模式强调生涯为中心,通过知行并进的“我心远航”心理系列主题班会和“五位一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要求和提升个人终生发展所需的品格和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

“知情意行”视域下构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发表时间2024-10-08 15:31:35

‌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体系,以促进生涯发展为目标,涵盖整个生命全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能够满足新高考改革选科选考的需要,而且具有全面育人、促进高中生心理成长的重要作用。文章从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出发、从行为发生的规律出发,构建起“知情意行”视域下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涵盖“认知课程”体系、“情感课程”体系、“意志课程”体系、“行为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专业和职业认知、激发学生对工作的向往和热爱、培养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激发学生生涯规划的行为,促进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成长、切实提

中小学生涯研学: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发表时间2024-10-25 12:00:11

中小学生涯研学是研学实践和生涯教育的有机结合,具有计划性、体验性、融合性、差异性和协同性五大特性。中小学生涯研学可以强化学生生涯意识,深化自我认知,拓展外部探索,引导生涯决策,并强化生涯管理能力。做好中小学生涯研学需要创设多元研学路径,做好结构化的课程设计与实施,重视融合应用,并做好效果达成与评估。

指向生涯适应力的高中生涯规划课堂教学探究————几例课堂实录的反思

发表时间2024-09-23 09:57:27

生涯适应力是指个体积极应对生涯变化,进行自我调整和适应的能力。本文认为指向生涯适应力的“4C”课堂目标有助于提升生涯规划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生涯关注目标,唤醒规划意识;生涯控制目标,强化主体角色;生涯好奇目标,探寻目标方向;生涯自信目标,提升自我效能。

人生大富翁: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高段生涯规划实施新路径

发表时间2024-07-17 19:58:38

人生大富翁活动是生涯规划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目的在于对小学高段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本活动采用项目化学习方式,通过“头脑风暴”确定项目任务,提供资源、操作、情境、过程等支架,激发高阶思维,实施新路径,并由知识性、表现性、成果性等多元评价推进活动进程,促进学生心理生长点,实现个性化发展,成为真正的人生大赢家。

人工智能与初中生涯教育融合应用的探析:理念变革、赋能途径与挑战应对

发表时间2024-06-12 17:05:00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教育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实施人工智能与初中生涯教育融合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中自主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精彩人生奠基,是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拥抱时代变革的需要。文章从变革生涯教育的理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生涯教育智慧云平台、积极应对融合应用中的挑战三个方面,对人工智能与初中生涯教育融合应用进行了探析。

354条记录首页上页123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