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2-12-14 15:55:37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 “小皇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最终导致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的这些现象:“这是我的,谁都别动”;家里来伙伴玩,也不懂的分享,自己的玩具不要别的动;家里有点好吃的,就他一个独享,谁也不
发表时间2012-12-07 17:07:07
有一种分离是大势所趋,有一种分离需要身为家长的不得不去品味,那就是孩子从父母身边的分离。为了让孩子自信、健康地成长,我们家长应该学会忍耐不安和牵挂,要给予孩子更广阔的独立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成长!
《“啃不完的指甲 做不完的作业”--面对这样的孩子怎么办?》
发表时间2012-12-03 11:13:03
近年来,男孩危机经常见诸报端,男孩在小学中学阶段呈现出比女孩更多的问题,使我们家长们焦心,本文从具体的咨询个案出发讲述事件来龙去脉,指出孩子要发生改变首先需要父母发生改变、用赞美代替指责才会使孩子不断进步。
发表时间2012-10-07 21:37:59
对于青春前期孩子的教育,对于令孩子朦朦胧胧的影响源,对于来自社会的各种诱惑,“堵”绝不是一个好的方法,“疏”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家长,不妨通过情绪接纳、同伴认同、认可网络,以耐心和恒心,陪伴孩子度过这段不能令人满意的时期,成长为意想不到的出色
发表时间2012-09-13 14:21:07
面对孩子的青春期恋爱,我们父母要做的是,给予孩子尊重和信任,尊重孩子的情感,相信孩子的自我调整能力,同时要高度关注,积极引导,使孩子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发表时间2012-06-15 14:40:35
家长会作为家庭与学校沟通的主渠道,对于增进家庭与学校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父母是家长会的主角,要全面准确地接收来自学校方面的教育信息、在家庭教育中有效利用教育信息以及科学地把信息反馈给孩子。
发表时间2025-08-07 04:00:54
青春期孩子面临身体认同、情感界限、网络风险等多重挑战。开展科学的家庭性教育,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规避潜在风险、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面对“知其重要却难实施”的困境,家长可采取以“更新观念、主动对话、善用媒介”为核心的青春期家庭性教育三部曲策略。
发表时间2025-06-23 14:00:03
当前亲子沟通困境的核心在于父母重“说教”轻“倾听”。高质量倾听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接纳性倾听,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第二步是反应性倾听,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第三步是引导性倾听,真正激发孩子的成长潜能。这三个步骤环环相扣,可以有效实现从情绪疏导到问题解决的完整沟通闭环,为家庭教育提供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沟通范式,充分体现“倾听即教育”的现代教养理念。
发表时间2025-05-20 17:18:17
在现代紧张的生活节奏下,家长们都很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但也可能会因此忽略孩子的实际需要,看不到真正适合孩子自身能力的成长路径。笔者认为,当好赋能型家长,我们需要研究自家的孩子,发现自家孩子的能力特征,因材施教、帮助孩子成长为他自己。尊重并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保护他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些都是他源源不断的能量。当我们看到他隐藏的积极品质,他会更加自信,并发展更多的积极品质。孩子每一次的挫折经历,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教育机会,如果我们能在此时给予期望和信任,关注未来,一定能找到一条更加适合自家孩
发表时间2025-06-11 14:08:41
父母做孩子好的容器,接住孩子无法理解的焦虑情绪,以可言语的方式在消化、理解后引导孩子理解,孩子整合情绪,从而提高心智化水平。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缺乏涵容孩子情绪的能力,更多以指责和打骂压制孩子,导致当前很多孩子在遇到事件的时候,情绪爆发,无法控制。父母如何提升自身的心智化水平,成为孩子更好的容器,对父母、孩子而言都十分重要。
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角色失调与调适——基于社会角色理论
发表时间2025-03-13 11:01:12
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参与家庭作业的角色失调与调适——基于社会角色理论凌雪 焦雪澳(安徽...
发表时间2025-03-11 17:25:42
亲子冲突是家庭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它不仅反映了亲子双方在目标、期望和价值观上的差异,也为家庭成员的成长提供了契机。本文通过分析亲子冲突的形式、根源及解决策略,探讨了如何在冲突中促进亲子关系的理解与成长。研究指出,亲子冲突的解决需要家长从情绪管理、沟通技巧、角色定位等多方面入手,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绪调节机制,并通过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发表时间2025-03-10 00:40:01
儿童偷窃行为应以心理发展视角科学看待,他们可能因模仿或冲动而偷窃,也可能源于缺乏所有权意识、欲望控制不足或寻求关注。家长应冷静处理,避免贴标签,先了解行为动机,让孩子承担后果,在日常生活给予适度自主权,满足合理需求,训练孩子自控力,帮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和合理表达需求。
发表时间2025-02-13 19:48:02
聚焦当代中国家庭教育中父母过度控制现象,深入剖析其现状、背景、典型形态、应对路径及代际问题。在“直升机式育儿”和“精细化培养”理念盛行的背景下,社会竞争加剧和教育资源丰富促使父母过度干预子女生活,从认知决策、情感表达、社交关系和未来发展等方面对青少年心理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如导致孩子形成僵化思维、身心分离、社交功利化等问题。为此,需重构健康教养模式,通过培育自主决策的“心理脚手架”、建立情感流动的“双向通道”、打造社交试炼的“安全实验场”和设计人生探索的“意义孵化器”等路径,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同时,打破代际
若为自由故,规则安可抛?——论规则意识培养在儿童成长中的关键作用与实践策略
发表时间2025-04-14 12:34:16
近几年,随着家庭教育意识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家庭教育的方法,尤其是在西方崇尚自由,解放孩子天性的教育理念下,有些家长会认为自由是孩子的天性,不应该用规则去压制孩子的天性。然而,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是需要遵循一定社会规则的。 本文从“规则”与“自由”两个看似矛盾的词开始,阐述规则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建立规则需要遵循的原则——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确保规则具体可操作。再进一步提出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具体策略——善于接纳,巧“营”亲子关系;善于坚持,巧“渡”适应期;善于放手,巧“炼”自控力;善于引导
发表时间2025-01-07 16:02:40
随着高三学习进程的展开,高三学子的心理状态会表现出阶段性特点。在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不尽相同。本文针对高三备考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家长的陪伴要点进行了阐释。
发表时间2025-01-07 15:41:38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青少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和挑战,心理韧性成为他们适应变化、克服困难、实现个人成长的关键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心理韧性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及家庭教育中如何有效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为家长提供了科学的教育指导,帮助孩子塑造强大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