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4-01-03 09:56:11
初中生正处在发展自我同一性、自我概念整合的关键时期。由于成长环境变化,现实的挑战与冲击,他们的自我评价不稳定,常陷入迷茫、困惑、烦恼中,产生自我认同危机。表达性艺术治疗具有非语言沟通、安全轻松、操作便捷、趣味性强等特点。在“认识自我”大单元教学中运用表达性艺术治疗,可以减少“暴露自己”的担心,让学生“畅所欲言”,催化团体动力,客观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增强自我悦纳感。
发表时间2023-11-15 16:36:07
公正世界信念不仅能维持个体的积极情绪,还能缓解消极情绪。以447名7-12年级听障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听障学生公正世界信念、焦虑和生活满意度的性别、年级差异以及公正世界信念、焦虑和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听障学生公正世界信念的性别和年级差异显著;听障学生生活满意度和焦虑年级差异显著;听障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不仅能够直接正向预测其生活满意度;而且还通过焦虑的中介作用显著负向影响其生活满意度。
发表时间2024-03-15 11:15:13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父母拒绝-接受理论,探讨父母低头行为对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以及父母拒绝在父母低头行为与中学生手机依赖之间的中介作用。采取青少年手机依赖自评问卷、父母低头行为量表和父母拒绝量表对广东省5所中学502名初中和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发现:学生手机依赖与父母低头行为、父母低头行为与父母拒绝、中学生手机依赖与父母拒绝三者情况均呈正相关;父母拒绝对中学生手机依赖的预测作用显著;在父母低头行为与中学生手机依赖之间加入中介变量父母拒绝,父母拒绝在父母低头行为与中学生手机依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父
发表时间2024-03-01 12:41:39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环节是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心理档案三年一贯的动态管理机制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心理健康工作的强有力支撑。本文就初中学校心里档案工作的现状、内容、使用、管理及处置等方面在实践基础上进行初步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4-03-01 10:03:52
父母冲突与中小学生问题性短视频使用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分析徐伟(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与康复学院,烟台 264003) 摘要:为探讨父母冲突...
与自然亲近增加中学生的幸福感? ——自然联结感、积极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3-11-12 16:33:44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不过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较少涉及到自然环境元素,而自然环境对人具有积极的作用。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从发,探讨自然联结感对于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以及幸福感的作用。研究采用自然联结感量表、积极心理健康量表以及主观幸福感自评量表对898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自然联结感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幸福感,这提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多关注积极心理健康的方面,加入更多环境体验有关的元素。
发表时间2023-11-03 23:15:41
浙江省中小学生拒学现状及成因分析付春林 苏丹摘要:近年来,中小学生拒学个案越来越多,呈现多发趋势。中小学生的拒学行为短期对个体...
友谊质量对中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自我概念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发表时间2023-10-31 11:11:12
为探讨友谊质量对中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的作用机制,采用问题性手机使用量表、友谊质量问卷、自我概念量表及孤独感量表,对贵州省遵义市837名中学生施测。结果表明:(1)友谊质量和自我概念与问题性手机使用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问题性手机使用呈显著正相关;(2)在控制了性别和年级的影响后,友谊质量可以显著负向预测中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3)将自我概念和孤独感纳入模型之中后,友谊质量对中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不再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友谊质量能够通过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以及自我概念和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对问题性手机使用产生影响
发表时间2023-11-03 17:23:38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直接影响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和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自我肯定能有效地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业成绩的提高。对农民工随迁子女自我肯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自我肯定总体水平较高,在性别上差异不明显,在年级、身份及城镇居住时间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查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家庭要多管齐下,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健康全面发展;学校要多措并举,提升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自我效能感;社会要多方发力,完善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支持体系等对策,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协同教育机制,以期促进
发表时间2023-10-23 09:11:02
自我决定论认为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内驱力最有可能发生。学校可以通过团体辅导、课程推进、互助小组、心育活动等一系列路径的实践,来促进小学生自主感、归属感和胜任感的满足,从而唤醒学习内驱力。
发表时间2023-10-22 19:18:37
本文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家庭适应性对青少年交往焦虑的影响及可能的路径关系。采用蒋奖修订后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费立鹏修订后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和汪向东翻译的中文版交往焦虑量表对283名青少年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家庭适应性在父母过度保护对青少年交往焦虑的影响上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家庭适应性越高,父母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交往焦虑的影响越小。
发表时间2023-10-20 11:55:37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研究高中学生生涯成熟度尤为迫切,为构建高中学生生涯成熟度结构指标,通过文献搜集梳理、访谈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高中学生生涯成熟度初始结构指标,自编《高中学生生涯成熟度问卷》并对779名高中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完善结构指标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加以验证。结果发现,高中学生生涯成熟度由三个一级指标六个二阶指标构成,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生涯态度、生涯认知和生涯探索,生涯态度包含生涯独立和生涯主动两个二级指标,生涯认知包括自我认知和工作信息认知两个二级指标,生涯探索包括生涯决策和生涯
发表时间2024-01-03 12:29:39
情感交往型课堂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意在实现学习者逻辑认知与情感体验的有机统一。课堂安全感是师生间产生情感交往的前提条件,更是构建情感交往型课堂的关键要素。然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安全感缺失的现象时常发生。究其根本,主要是由机械的师生互动模式、失度的课堂管理形式、以及过度注重知识输入的教学方式等原因导致。培养课堂安全感需要遵循三大原则,即自由与秩序的辩证统一、情感交往与知识教学的相互交融、教师引导与学生输出的科学安排,并采用“以民主自由氛围为课堂安全感的培养基、以师生共建课堂秩序为课堂安全感的稳定
发表时间2023-10-11 15:53:08
教育惩戒中师生沟通现状及对策研究王玉珠[1]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教育惩戒逐渐成为教育从业者关注的问题。而沟通作...
发表时间2024-04-18 11:05:24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主要应用场景有:心理课、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等。在心理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暖身破冰——意象创作——分享反馈——总结提升”四个步骤融入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辅导中,表达性艺术治疗既可作为测试工具,通过作品及学生本身对作品的解读,了解其心理状况,又可作为治疗工具,利用创作的过程,帮助学生发泄情绪、舒缓压力。
发表时间2023-09-19 16:00:15
隐喻是心理辅导的重要媒介。隐喻技术在心理辅导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是通往潜意识的桥梁,能帮助辅导者和辅导对象建立关系,也有助于开启探索、深入转化和内化结束。
中小学生欺凌者的类化特征:一项基于类属性思维EPA模型的质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3-09-06 21:01:05
本研究以类属性思维理论为指导设置半开放式问卷,对20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获得了2835个欺凌者的特征词。以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0进行主题分析,提取出欺凌者的17个主要特征和48个次级特征并形成五个主题。包括以消极人格为主的人格特征主题;以内化、外化问题以及消极人际交往行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主题;以身强体健和两极化容貌为主的多元化生理特征主题;以学习成绩差、学习不投入并伴随多元化成绩特征的学习主题以及两极化的家庭特征主题。当多个特征指标在同一个体身上反复出现时,欺凌干预实践者应及时评估其欺凌角色。
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对青少年社交退缩的影响:未来取向的中介作用
发表时间2023-09-04 13:13:16
为探讨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对社交退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量表、未来取向量表、社交退缩量表对71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青少年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未来取向、社交退缩两两之间均为显著相关;(2)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社交退缩;(3)未来取向在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与社交退缩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结论: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与社交退缩是降低青少年社交退缩行为的重要因素。
发表时间2024-03-06 22:27:14
题目: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基于跨区域文化适应的分析视角作者:邓磊(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411100),饶苗(湖南省长沙市长郡...
(请尽快填写上传版权转让协议书)家校协同干预中小学生考试焦虑
发表时间2023-09-22 15:39:37
探讨家校协同干预中小学生考试焦虑,为降低中小学生考试焦虑水平提供参考。从家校协同的视域下预防和干预中小学生的考试焦虑,采用考试焦虑量表,对数百名5年级和8年级学生进行测试,从中选出考试焦虑得分高于20的5年级和8年级学生各30名,在30名5年级和30名8年级学生中各随机抽取15名作为实验组,其余5年级和8年级各15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被试进行家校协同干预,干预活动持续两个月,每周一次,每次45分钟,对照组不干预。在干预前、后重复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试焦虑水平。结果表明,家校协同干预显著降低5年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