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事之窗 > 精品阅读

精品阅读

当前位置:首页 > 理事之窗 > 精品阅读

家长要学会与焦虑情绪对话

学会觉察、接纳焦虑,尝试与焦虑对话,与焦虑和平共存,平衡焦虑的生活,是每一位家长的修炼之道。

一、人人皆有焦虑

焦虑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一直陪伴着我们的成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只要我们在,焦虑就一直存在。焦虑能提醒我们专注,给予我们动力,减少我们出错,也可以助力我们成功。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升级转型期,又遇上新冠疫情等危机,大环境的变化总在提醒着我们:焦虑已逐渐成为最普遍、最正常的现象。

曾有人告诉我:“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突然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话语中满满的焦虑。焦虑真的无处不在,却又合理存在,换句话说,我们是社会集体“焦虑综合征”,人人皆有焦虑。身为人父、人母的我们,更是无法置身事外。

我是一位二孩妈妈,也常常会被焦虑情绪围绕,每当我意识到自己进入焦虑状态,先是会一惊,但马上又告诉自己:焦虑本身并不可怕。其实,我很庆幸自己能觉察到焦虑的出现,并能接纳焦虑的合理存在。这样,我才能与焦虑好好对话。

二、觉察焦虑

日常会有这样一些画面,在其中我看到了焦虑。

当我连续五分钟独自发表看法,孩子没有回应时,表明我焦虑了;

当我催促孩子改变某个行为,孩子越催越慢时,表明我焦虑了;

当我为孩子安排好一天计划,孩子无动于衷时,表明我焦虑了。

其实我们期望任何改变的背后,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焦虑。在孩子没有朝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开始改变时,我们会不经意间说话声调上扬,心跳急促,对孩子指手画脚,甚至面红耳赤,摩拳擦掌,有时还会伴随食欲或睡眠改变、注意力障碍、易激惹、精力减退等。曾有家长说:“那一刻,手撕孩子的心都有了,别家的孩子总能做好,为何偏偏就自己的孩子恨铁不成钢!”是的,此时我们可以坦然地说:“我看到了自己的焦虑。”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三、学习接纳焦虑

邀请大家思考这样的画面:

如果孩子上课走神,总是注意不集中,您会怎么办?

如果孩子在校总是违反纪律,屡教不改,您会怎么办?

如果孩子突然出现了攻击性行为问题,您会怎么办?

如果孩子回到家里不爱说话,躲在房间,您会怎么办?

如果孩子凡是重大考试都会发挥失常,您会怎么办?

遇到以上情况,很多时候我们着急管控孩子的行为,总是焦虑地教给孩子生活的道理、正确的做法,却忘记了面对孩子的情绪。试想一下,在一个只讲道理的家庭中,往往是我们讲赢了,孩子却受挫了,我们“赢了孩子”并不代表“赢得孩子”,孩子习得的沟通模式或是“沉默”或是“爆发”,今后他在面对人际交往、社会适应问题时很容易出现问题。

一些家长在跟孩子谈话时, 认为“ 我很懂孩子,我把自己都说得感动了,也把他感动了”。但是,为什么谈完了,孩子仍然我行我素?为什么没有用呢?曾经我们习惯于扮演孩子的旁观者、控制者、挑战者,然而我们对孩子的阻力越大,孩子的反抗力便越大,问题的反弹情况也越发严重。正如现在热议的孩子使用手机问题,很多孩子过度迷恋手机,家长越是不当的强加管束,越是严重破坏亲子关系,导致孩子叛逆期延长。可见手机问题只是表层,真正的问题是亲子互动模式。

其实,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对家长而言,可能只是一次错误事件,但对孩子个人而言,常常是一次心理危机。这时他会产生后悔、内疚、恐惧等复杂的情绪,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可能会走极端。所以在孩子犯错时,先面对他们的负面情绪,给予人文关怀,待情绪稳定后再来批评教育,恰当的教育化危机为生机,可以创造春风化雨般的神奇。

因此,在心理辅导时,我往往会强化一个中间环节,那就是——接纳。作为家长,要接纳孩子只是孩子,接纳孩子问题的出现,接纳自己对孩子问题的焦虑。没有接纳,就没有有效改变的可能。

如何才能更好地接纳呢?如果说默念三遍“亲生的”无效的话,不妨培养一种思维模式:学会把问题和行为区分对待。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定的问题行为,但并不代表他是一个问题孩子。看懂孩子背后的需要,理解他的感受,并把行为和人区分看待,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要传达给孩子信号——“尽管我不赞同你这个行为,但依然接纳、尊重和爱着你这个人。”因此,在策略上,家长在管控孩子行为时,要先关注其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通过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很好地解释孩子行为问题的原因,并给予接纳。如果孩子频繁出现攻击性行为,会不会是在获取安全的需求?还是说他的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受到了挑战?准确关注其心理需求,才能准确定位教育方向,避免其更高层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当我们看到了焦虑,看到焦虑背后的心理需求时,便能顺其自然地接纳焦虑,带着焦虑与孩子的成长前行,这种状态是最佳的。在这里作一个小提示:当你教育孩子时,如果发现自己或孩子激动、愤怒,请学会冷却——停下来,不对事,好好倾听,不着急说话;或者尝试空间分离(自然地暂停对话,走到另一个房间去),让身体放松,情绪转换,默数呼吸,做蝴蝶拍放松操,让心理从事件中抽离,待双方平静下来再谈。换句话说,接纳便是按下暂停键,停一停,缓一缓,从而理清混乱的思绪。

四、与焦虑对话

以前对孩子的养育责任就是吃饱、穿暖,生理上不生病就好。但现在标准不同了,当代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最大化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有更多关注、更多关爱、更多尊重、更多参与。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应该主动培养新型的关系,即要成为孩子的陪伴者、共情者、支持者。下面分享四条“与焦虑对话”的沟通模式。

第一,多表达“我向信息”。

从告诉孩子“ 你应该怎么做”“你一定可以的”“你的能力不会比别人差”到“我想你可以尝试怎么做”“我愿意陪你一起努力”“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拉近距离”(理由:“我向信息”让人更易于接受,没有强迫感)

第二,多表达共情、同理。

先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然后向孩子表达出你的理解,而不是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事物。告诉孩子“我感受到了你的情绪,我和你的情绪待在一起”,不去评判。(理由:孩子感到被理解,情绪得到了释放,就能迅速恢复理智)

第三,多寻找例外的资源。

帮助孩子寻找曾经或当下的闪光点。“在什么情况下你没有遇到这个问题?”“什么时候面对问题时你会显得没有那么糟?这时候有哪些不同的情况发生了?当时你是如何做到的?”(理由:相信孩子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孩子的积极潜能)

第四,多借助一致性沟通。

一致性沟通模式可以简化为“陈述事件—表达感受—解释感受—提出希望”。如,“当我看到你做作业那么马虎时,我很担忧,因为已经提醒你很多次了,你却越来越马虎,我希望以后你能慢慢改掉坏习惯。”(理由:解释自己的感受,会将无效沟通转化为有理有效的沟通)

以上是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其实,话说对了,孩子感到安全,可以讲出担心与困难,家长的焦虑可以降低;若说不对,孩子觉得难受,宁愿沉默和伪装自己,家长的焦虑自然升级。除此之外,家长还应知道,比语言更重要的是关系,在没有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前,最先维系的仍是亲子关系—— 关系大于方法!当孩子觉得我们是支持而不是压力,他在成长道路便有话可说、有路可退、有家可回;当我们觉得孩子是陪伴而不是挑战,我们与孩子就能彼此温暖,彼此照顾,共同面对困难。

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孩子值得我们持续去“焦虑”,带着焦虑持续努力。往后余生,我们一起慢慢修炼吧!

本文作者/麦贝吉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作者单位系本刊理事单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