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4-03-21 11:52:23
心理课堂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中面临隐私权保护与自主决策权尊重的伦理困境。隐私权保护需确保学生信息保密,而自主决策权尊重要求学生享有自主选择空间。本文分析了该心理课堂伦理困境成因与表现,提出了加强隐私保护制度、提升教师伦理素养及引导学生理解尊重隐私权与自主权的应对措施,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旨在构建保护隐私、尊重自主权的心理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丰富了心理课堂伦理建设理论,为实践管理提供参考。
当校园心理剧遇见焦点短程治疗技术 ——焦点短程治疗技术在校园心理剧创生过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4-03-06 10:19:43
校园心理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形式,但在校园心理剧创生过程中充满挑战和困难,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从剧本到剧组,面临多种多样的问题,当校园心理剧遇见焦点短程治疗技术,将焦点短程治疗技术的哲学观、理念及技术应用到校园心理剧的创生过程中,使校园心理剧的创生有了更多思路和方法,也呈现了更多生机和可能。
发表时间2024-02-25 21:08:38
新时代的来临,给各个领域都带来了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特别是小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中接触各式各样的思想观念,更容易产生极端情绪和负面影响。在新课改视域下,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各种因素导致小学生普遍存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音乐学科在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方面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备显著的优势,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需要加强对二者融合策略的探究,以期能够为促进小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发表时间2024-02-23 22:39:46
随着信息时代迅速更迭,冗杂的信息侵蚀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发展,加之学生们面临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却寻不到正确途径解决,最终压抑成“疾”,陷入恶性循坏。为打破此困局,探索艺术教育中“艺术心理渗透”的内涵和价值意蕴,致力于开展支持艺术教师专业成长的专业化培训、贯彻家校合作与社区艺术资源整合的教学策略、创设多元化的艺术教学形式、开拓符合个性化发展的艺术教学评价体系。力图发挥“艺术心理渗透”涵养学生心灵,升华审美意识、完善健全人格的育人价值。
发表时间2024-04-12 11:18:07
近年来,系列的教育政策与文件,愈发地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科跨领域融合也已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艺术活动与人心理健康间的关联渊源已久。在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滋润学生的心灵,还能提升美育效果,既满足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艺术课程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找准教学目标与内容上的契合点,将心理学理论真正地运用到教学中,营造安全、开放、接纳、真实和自然的课堂心理氛围,于“无声处”育心,由结果性评价转向体验性,生成性的评价方式。
发表时间2023-12-22 14:17:26
当前,部分初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课上聊天、做其他科作业等情况。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尝试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运用心理咨询中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如自我开放技术、叙事疗法、焦点解决疗法等,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关注自己的进步,不断在历史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实现主动学习、主动成长,效果较好。
发表时间2023-12-15 14:21:37
学科融合是指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将心理健康与劳动教育两门学科进行融合和渗透,不仅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四方面劳动素养,更能通过富有创造力的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巧用素材打造心育+劳育课堂的具体方法有:利用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教学;善用教材内容,体会深入探究;借用学科元素,奠基素养生成。
发表时间2024-03-01 12:41:09
小学数学的本质是抽象、推理和建模,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如果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透彻,就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导致自信心和积极性不足。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积极心理品质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注重积极的情绪体验,强化学生的学习意志力;激活积极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挖掘积极的探究心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积极的群体意识,提升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坚持积极的评价反馈,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发表时间2023-07-28 16:36:18
“五育“与心育的融合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象征着社会对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诉求。小学美育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心育资源,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综合素质、塑造健全人格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美育中的浮雕手工艺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力求有效推动教学目标的内在整合,发挥教学内容的协同功能,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发表时间2023-04-27 09:38:37
“不评价的沟通”是指沟通过程中,只描述发生的事件或经验,不做抽象的定义或定性。在听障学生的日记中,教师遵循“尊重隐私”、“着重描述事实”等原则,采取共情、追问、建议等策略,与学生进行不评价的沟通,能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展“隐藏目的”的日常德育。
发表时间2023-04-04 09:05:57
沉浸式教学法作为一种“走心”的有效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应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究了沉浸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措施,从通过情境激发沉浸、依托活动促进沉浸、借助语言助推沉浸、利用情感引领沉浸等方面尝试了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具体应用,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提供借鉴,让思政课真正成为育人“金课”。
发表时间2023-03-21 09:30:06
本文通过一名数学教师借助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途径,对一名初中生的自伤行为进行了成功干预。通过激发课堂正向行为培育积极心态,提高学科成绩建立自信,结对学困生获得价值感等方式,有效训练了该生的情绪表达能力,提升了对自我的积极评价。
发表时间2022-12-27 20:43:07
文献研究显示心理活动在课后服务中助力不足,心理工作尤其是心理活动课有非常好的助力性,应该在课后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它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亲子作业促进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 ——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为例
发表时间2022-12-01 11:33:48
在语文学科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近年来热门的话题与做法,通过行动研究,利用亲子作业搭建家校合作的桥梁,进一步促进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