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共同开展2024年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研究课题《中学心理健康服务医校家协同模式研究》(课题编号:XS24A016)的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在日常学校心理辅导中,有一些特别困难的青少年期情绪障碍的来访学生,他们对心理老师高度依赖,一遇到不顺心就哭着闹着跑到辅导室找心理老师倾诉,完全不顾预约的时间设置,关键是这部分情绪障碍学生改善问题的动机通常不强,行动能力欠缺,导致他们总在情绪的漩涡浮沉,心理老师疲于应对他们强烈的情绪发泄,经常感到无力和被耗竭。其实,来访学生的症状和问题是形形色色的,心理老师如果只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工作模式,纵然有十八般武艺在身也有使不上劲的时候。有什么方法既可以见招拆招,又可以强基固本,以不变应万变?笔者深入学习“易心八法”,小试牛刀于情绪障碍的来访学生,效果突出。
二、“易心八法”理论概述
传统文化中的三玄(《周易》、《老子》、《庄子》)是我国璀璨的文化瑰宝,其中以《周易》为最高智慧的代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通常人们认为《周易》就是用于占卜的,其实这是大材小用了,《周易》是一种思维方式,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张沛超老师指出,把《周易》思维放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阴为虚,阳为实,咨询师要判断来访者此时此地的“阴阳虚实”,根据“虚实”给与恰当的回应,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咨询师的回应方能有调和阴阳的效果。张沛超老师创立的自在心理学理论融合了精神分析、周易、中医等精髓,将先天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对应心理咨询“承析启逐截浑补泻”八法,是精神分析理论本土化后的一个重要成果。
(一)“承析启逐截浑”六法
先天八卦中的“艮坎震兑巽离”六个卦象对应心理咨询的“承析启逐截浑”六个方法。
1.“艮”对“承”。“艮”为山,“承”所指咨询师要具备容器的功能,保持稳定和抱持,在来访强烈的情绪、攻击中存活下来。
2.“坎”对“析”。“坎”为水,“析”所指咨询师要根据一定的理论对来访者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解析。
3.“震”对“启”。“震”为雷,“启”所指咨询师有时需对来访者“当头棒喝”,使其获得领悟。
4.“兑”对“逐”。“兑”为泽,“逐”所指咨询师有时可以“打破砂锅问到底”,通过一系列的面质追问,探究来访者内心深处的愿望。
5.“巽”对“截”。“巽”为风,“截”所指咨询师要对来访者冗长的叙事做适时的打断,避免他被自己的故事催眠。
6.“离”对“浑”。“离”为火,“浑”所指咨询师要洞若观火,将来访者潜意识层面的冲突意识化。
(二)“补泻”二法
医易同源,补泻为中医要诀。“乾”代表“补”,是指咨询师挖掘来访者的资源,重新建构连续丰盈的自体感,让来访者找到自己生命的力量。“坤”代表“泻”,是指咨询师帮助来访者疏泻情绪以及逐渐卸下沉重的防御,直面自己的问题。这里要特别注意,“虚不受补”的情况,不能一味“进补”。
三、“易心八法”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一)个案概述
小肖,男,初二,独生子,父母情感疏离,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从小学开始有严重的童年期情绪障碍问题,上初中更甚,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会表现为极度强烈的情绪爆发,打人、毁物、自伤、自杀。比较严重的情况包括:曾因与同学的矛盾把同学打到住院;和老师课堂冲突后立马跑出教室意欲跳楼;因亲子冲突带来的强烈情绪大爆发,失控砸了心理老师办公室的桌子等。
(二)心理动力视角个案概念化
小肖出生后,父母因为工作原因把他留在乡下爷爷奶奶家抚养。爷爷奶奶只能给予小肖生理层面的喂养,精神层面的喂养极度欠缺,不能共情婴儿时期小肖的心理需要,未能满足小肖夸大自体和理想化自体的建构需要。小肖的自体感非常的脆弱、不连续、不丰盈,导致他低自尊,从小就经常用很夸张的情绪表达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和满足自己的需要。3岁的小肖回到父母身边,母亲的情绪稳定和心理涵容功能均不足,无法承载小肖大量的情绪攻击,只能经常使用暴力的方式对待小肖,使得小肖的情绪问题加剧。父亲常年在外,无法提供小肖俄期的性别身份认同需要,使其脆弱的自体雪上加霜。
(三)辅导过程概述
对诊断为情绪障碍的青少年做心理辅导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笔者对小肖的辅导目前已经接近两年。在医生的医嘱建议下,心理老师可以对其开展心理辅导,主要经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主要运用“承”+“泻”+“析”。初一上学期时的小肖,情绪爆发非常频繁,他来辅导室几乎不能按约定好的设置。什么时候受到激惹就会过来心理辅导室用爆粗口、砸沙发、锤桌子的方式发泄,心理老师承受小肖剧烈的情绪攻击,并在攻击中“存活”下来。初一下学期时的小肖,开始药物治疗,情绪稳定得到一定改善,但每次来辅导室依旧只顾自己叙述遭遇,越叙述越激动,完全不给心理老师对话的机会,对心理老师的回话几乎不予回应,沉浸在自己的叙事中。在叙述的时候,掺杂着大量的幻想事件,多数是关于儿时被虐打的经历,因此在叙事过程中出现多次情绪爆发失控的状况,心理老师主要做动力学倾听和情绪稳定化工作。后续和小肖本人以及家长核实,童年被虐待的内容是不属实的,但被“虐待”的主观感受引起笔者的注意。另外心理老师敏锐的觉察小肖有时候的暴躁是“演”出来的,有继发性获益的可能。
在这个阶段主要建立关系,心理老师成为一个稳定的容器,能够承受小肖的攻击(承);提供安全的场域让小肖把积压多年的情绪宣泄出来,即使心理老师觉察到暴躁有“演”的成分,也让他继续“演”下去(泻);形成对小肖心理问题的心理动力学个案概念化(析)。
第一阶段,心理老师还多次对小肖的家庭开展工作,把心理老师对小肖问题的理解与家庭交流,达成共识,指导家长改善家庭不良互动方式(析)。
2.第二阶段——主要运用“启”+“截”+“逐”。初二上学期时的小肖,继续进行药物治疗,情绪方面得到很大改善,情绪爆发从过去每天一次的频率降低到每周1-2次。这个阶段人际关系问题是小肖谈论最多的议题。因为他情绪的问题,他从小学开始就没有朋友,同学都很害怕他,不敢和他亲近。
这个阶段小肖开始能够情绪比较稳定的和心理老师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心理老师有针对性的打断小肖冗长的叙事,提醒他觉察此时此刻自己的感受,让他和自己的感受待在一起(截)。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心理老师采取“逐”+“启”的办法,不断追问小肖对一个事情发展的理解,增强他心智化的能力。
心理老师:你刚才说从小学开始,你就被同学孤立,你觉得同学为什么孤立你?
小肖;因为我容易发火。
心理老师:你觉得发火怎么就会让同学孤立你呢?
小肖:因为同学害怕我。
心理老师:你的什么举动会让同学害怕你?
小肖:我会爆粗口、打人、砸东西。
心理老师:你猜当你爆粗口、打人、砸东西的时候,同学会怎么想?
小肖:他们会想这个人太恐怖了,我们都不要和他玩。
心理老师:当你说到这里,其实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小肖;我希望能有朋友一起玩。
心理老师:那我们聊到这里,此时此刻关于你一直困扰的人际交往问题你什么发现吗?
小肖:如果我不要那么容易发火,同学就不会那么害怕我,我就不会被孤立。
3.第三阶段——主要运用“浑”+“补”。初二下学期的小肖,逐渐开始有一两个玩得来的朋友,和老师、同学、父母的关系均有一定的改善。心理老师作为一个好客体,提供给小肖一个好的“养育环境”以及发挥相应的客体功能去帮助他自体的发展成长。小肖意识、潜意识中大量的被迫害想象开始和真实的现实融合,他逐渐开始讲述身边一些好的、开心的事情(浑)。在最后这个阶段,我做了一些“补”的尝试,比如,我让小肖在24项优势品格中找出自己拥有的优势,小肖一共找了6项(正直、勇敢、公平、善良、谦逊、希望),每一项他都能举出具体佐证的例子,而两年前的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烂泥一块。能看到自己的优势品格,是他自体感增强最有利的证明。
心理老师:小肖,你刚才挑出“希望”这个词,你能说一下,你有“希望”这个品格的依据吗?
小肖:我觉得我现在虽然纪律不太好,人际也不太好,但是我都在努力改善。
心理老师:你能说说纪律上你努力改善的方法是什么?
小肖:我上课不捣乱纪律了。
心理老师:确实,我上课的时候,发现你的纪律比之前进步很多,那你说的人际交往上的努力是什么?
小肖:我经常给同学代买文具,还主动帮同学忙,现在班上有挺多同学愿意和我说话了。
心理老师:是的,我也看到下课你和同学在交谈。那么,纪律的改进,人际的改进带给了你什么呢?
小肖:我被老师批评的次数变少了,以前我很怕下课,下课没人理我,很孤独,现在我下课有事做了,有同学可以一起玩。
心理老师:那你的感受呢?
小肖:开心。
心理老师:你最希望的状况是什么?
小肖:我最希望我能成为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人。
小肖原本的自体感非常的脆弱,导致他极度的低自尊,从小就习惯用很夸张的情绪表达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和满足自己的需要。现在的小肖,自体感逐渐丰盈,他已经不需要用过度夸张的方法满足自己的需要或引起他人的注意了。
4.第四阶段——回顾和处理辅导结束工作。最近两周,笔者都在做回顾和结束辅导的工作,和小肖一起梳理过去两年我们一起走过的重要时刻,让小肖谈谈现在的他对过去那些时刻的看法和感受,小肖非常感谢心理老师将近两年的陪伴,也对自己曾经狂暴情绪发作时带给心理老师的“心灵”伤害表示歉意。
小肖:老师,过去我有“演”暴躁的情况,因为我发现当我发作的时候,没有人敢惹我了,我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代价就是没朋友。
心理老师:我在你初一下的时候就发现你可能有“演”暴躁的情况,但是我并没有阻止或者戳穿你,我想让你发泄出来,因为我相信你想要别人注意你,认可你,喜欢的你的感受是真实的。过去,每当你情绪发作的时候,你的家人都会用暴力的方式去制止你,这只会让情绪问题升级。你有没有发现,初一那次当你彻底发泄之后,你后来的发泄能量会减弱。
小肖:是的,以至于后来,我想发大火都发不出来了。(笑)
四、辅导回访
辅导结束后一个月,笔者对小肖本人、小肖的父母、小肖的班主任、小肖的同学进行回访。小肖情绪爆发时毁物、伤人、自伤、冲动自杀意念等状况的程度均降低了,学习、人际交往等社会功能逐渐恢复。
五、辅导反思
经过长期实践,笔者认为本土化心理疗法更能理解和融入中国人的价值、信念和期望,通过拼接、改造以及实践对话,使治疗过程更符合本土文化土壤。本土化的心理疗法丰富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强化了心理咨询的实效,促进基于中国特色理论框架诊断标准的建立。在辅导应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易心八法”的灵活运用。法无定法,“易心八法”要想运用的灵活有效,心理老师要有一定的心理咨询基本功,最好掌握一定的精神动力学理论和易学相关知识,每一个方法都可以随机应变,既可以在单次咨询中作为话术使用,也可以在整个辅导过程中作为进程使用。
(二)“易心八法”的阴阳和济。对于需要长程辅导的个案,通常都是人格组织基础不太好的,来访学生可能一开始表现出“阳”性的症状,这个时候,心理老师要能“阴柔”,稳稳的承托来访,在“攻击”中存活下来,成为来访身边的一个好客体,给他提供安全、抱持的心理空间,产生矫正性的情绪体验。这个过程仿佛来访学生和心理老师在打太极推手,你“阳”我“阴”,你“阴”我“阳”,借力、打力、省力、卸力,达到阴阳和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沛超.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
[2]南怀瑾.易经杂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作者:丁一杰
单位:广州开发区中学
地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友谊路66号
电话:15992408848
邮编:510730
邮箱:4860599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