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青少年生命意义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复原力的中介作用

生命只有一次,对谁而言都是十分宝贵,值得珍惜。但近年来,社会自杀现象频现,尤其是青少年自杀一直呈上升趋势。相关资料分析可知,目前处于10岁至25岁年龄段的青少年成为自杀或自杀未遂的主流人群。也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平均每年有28.7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相当于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身亡。青少年自杀现象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因此本研究将考察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现状。

已有研究发现,生命意义对处于逆境中的个体有保护作用。当个体处于重大压力或面对突发灾难的困境时,如果他能够从他所处的环境中获取意义感,那么痛苦的感受可以被承受,即使当个体认为他的生活有目标、有方向、充满意义,他就能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不会因痛苦的经历而作出自杀的行为。因此,生命意义感能够很好的预防自杀意念,本研究将考察青少年生命意义的现状。

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如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飞机失事等,灾民们亲眼目睹了灾难的发生,亲人朋友的不幸离世,面对如此的悲痛欲绝望,灾民们咬紧牙关扛过去了。为何在那种灾难后,人们仍可以坚强的活下去?研究发现,人类具有一种自我恢复的能力,即复原力。复原力指个体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和各种压力时自身对该种状态的成功应对并适应的能力。有研究指出:生命意义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有负向预测作用,对复原力、生活的积极改变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说明当个体受到创伤后,生命意义越高的人的复原力越高,PTSD症状越少,感知到生活的积极改变也越多。那么复原力在生命意义和自杀意念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由此引出本研究另外一个问题,探讨复原力在生命意义和自杀意念中是否存在中介作用。

综上,本研究将考察青少年的生命意义、自杀意念的现状,探讨生命意义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以及复原力在生命意义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目的

1)了解青少年生命意义的特点。

2)探讨生命意义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3)探讨青少年复原力在生命意义与自杀意念关系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

1.2 研究意义

目前,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期,此时形成的生命意义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创伤后的复原力的发展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此研究课题通过了解青少年的生命意义状况、自杀意念状况以及复原力的状况,对三者进行关系分析,是否存在中介效用,得出相关研究结果,借此补充三者在我国心理学上的研究不足。

该研究课题的现实意义在于青少年作为个体发展特殊群体,经历着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家庭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处理技能的缺乏、学业负担过重、外部评价过低、矛盾和挑战等问题的困扰,使许多青少年面临抑郁心境、甚至出现自杀意念、自杀行为。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青少年遭遇负性情绪困恼的比率呈上升趋势。因此,青少年的生命意义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同时青少年处于培养复原力的关键时期。且在如何平衡自杀意念和复原力两者之间关系有着深远意义,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生命意义的发展。

1.3研究假设

1)青少年的生命意义能够负向预测自杀意念。

2)青少年的生命意义能够正向预测复原力。

3)复原力在青少年生命意义与其自杀意念关系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在广东省随机抽取若干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共1100名学生,其中各年级学生人数基本相近,男生与女生之间的人数基本相近。被试年龄均值M14.67,标准差SD为1.66。总共发放量表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7份,量表回收率为93.36%,人口统计学见表1。

1被试的基本分布情况N=1027

 

年级

性别

是否独生

居住地

初一

初二

高一

高二

城市

农村

被试(人)

百分率%

331

32.2

292

28.4

210

20.4

194

18.9

469

45.7

558

54.3

350

34.1

677

65.9

449

43.7

578

56.3

注:百分率为该类被试占总被试人数的比率。

2.2 研究工具

2.2.1人生意义问卷

     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由美国学者Steger 等于2006年编制[1]。人生意义问卷(MLQ用于测量人生意义的两个维度:人生意义体验和人生意义寻求。该问卷在美国和日本、中国大学生样本中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2][3][4]

2.2.2自杀意念量表

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的自杀意念项目进行测量,分别是“我想杀了我自己。”我故意伤害或杀害我自己。”为了真实反映有关自杀问题,把自杀意念评定问卷混合在90项心理症状核查表(90 Symptom Check List,SCL—90)的抑郁症状评估问卷中。采用 1-3级评分,1从不;2有时;3经常。在本研究中,抑郁量表的α系数为0.90;自杀量表的α系数为0.76。

2.2.3复原力问卷

    青少年复原力量表[4]Inventory of Adolescent ResilienceIAR)是叶玉珠于2008年编制和发展的。由 28 的个项目构成。复原力量表共有4个维度,分别是:问题解决与认知成熟、希望与乐观、同理心与人际关系互动、情绪调节。研究表明,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5],达到了测量学要求,可以用作正式测量工具。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94。

2.3 施测过程

    主试在征得学校和青少年本人的知情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根据指导语的要求认真作答,独立完成。被试作答完毕后现场回收问卷并致谢,时间约为30分钟。

2.4数据统计

原始数据录入在Excel软件中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3.1青少年生命意义、自杀意念和复原力的相关分析

表2 青少年生命意义、自杀意念和复原力的相关分析(N=1027)

变量

M±SD

1

2

3

4

5

1、性别

-

-

 

 

 

 

2、年龄

14.72 ± 1.67

0.16**

-

 

 

 

3、人生意义体验

23.09 ± 4.59

0.03

-0.02

-

 

 

4、人生意义寻求

26.63 ± 5.83

0.09**

0.07*

0.37**

-

 

5、自杀意念

2.39 ± 0.823

0.04

-0.03

-0.21**

-0.08**

-

6、复原力

87.28 ± 12.35

0.00

-0.02

0.40**

0.27**

-0.25**

注:p*<0.05, p**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