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的词本是谈情,我倒觉得这句诗对应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挺适合。与学生相处,如果能像刚刚相识的时候美好、淡然,没有后来遇事的责怪、埋怨,那么一切该有多美多好。我们总是怀抱一份份爱投入到教学之中,却在孩子一双双倔强的眼中,在孩子一次次累计的错误里,心力交瘁。于是,有些老师说:对待这些“不法分子”就是要用强硬的手段。于是,有些老师说:这些孩子怎么这么笨啊,我没法教了。其实,那是你因为走累了,走远了。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试问,你还记得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梦想吗?你还记得当你第一次走进教学,你告诉自己的话语吗?
让我们回归到最初的状态,不要被疲惫和埋怨蒙蔽了心灵,用初心待生,做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那么,初心,是什么?初心是我们开始教学的那一念思绪,那一股热情;初心是我们初见孩子那一刹那的喜欢,那一种理解上的宽容。它既是我们没有被妄想、执着染污的原我状态,也包含坚持还原孩子本真的态度。教育教学中,如果能保持着初心,学会用尊重、宽容、换位去热爱孩子,那一定能成为一名学生热爱的老师。
要尊重学生像尊重一个有独立能力的人。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要用长者的成熟去理解学生成长的年轻。宽容不仅是一种方法和手段,更是一种精神。当顽劣的学生从你的一次次的宽容大度中悟出真、善、美时,他内心培养起的求真、向善之心,自律的行为,就会化成强大的学习动力,而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希望看到的。许多事实证明: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学生们宽容不仅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胜过惩罚的教育,它可以让一颗颗愧疚的心靠近你。
换位思考体贴学生的心灵。
当气愤主宰了你的情绪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不会喜欢吼叫着批评我的老师。当学生花了很大的努力却还是见不到进步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需要老师再一次的鼓励。当看到学生伤心难过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能坐在身边握着我的手给我再一次站起来的力量。当学生取得了成功时,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分享我的快乐并为我骄傲。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换位思考中,我们的教育才能攀上一个新的峰度。
《华严经》中有句话,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始终坚守德育教育的使命,时刻谨记当初为什么而出发,才能高歌猛进,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