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的蜕变与成长,带给家长的启示
[关键词]鼓励;责任;尊重;蜕变;成长
电影《迷雁返家路》(Spread Your Wings),源自法国气象学家克里斯提安·穆莱克(Christian Moullec)多年领航野雁迁徙的故事。14岁的托马与妈妈生活在一起,暑假来临,妈妈因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儿子,将托马交给爸爸照管。沉迷于电子游戏的托马来到爸爸的农舍,却无法玩电子游戏,因爸爸担心辐射影响鸟蛋的孵化,拆了网线。白天受到蚊虫施虐,夜间仓鼠在房间跑来跑去,这一切使得他无法适应湿地的生活,托马说:“我死也不想呆在这儿。”三周过去了,托马从一开始不适应,到支持爸爸的事业,与爸爸一起驯养雁鸟,并请求妈妈让他跟着爸爸带着鸟儿迁徙。究其原因,是什么让托马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呢?
一、家里有孩子喜欢的书籍
爸爸家里没有wifi,托马无法玩电子游戏,无聊的托马走到爸爸的工作室,看到随处摆放着书,他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开始阅读,这本书也许是托马转变的起点。现在大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他们在家里没有玩伴,如果家里有适合孩子看的书籍,也许他们就不会沉迷于电视或玩游戏了。
二、多给孩子鼓励
当托马抱怨白天被蚊虫叮咬,晚上因仓鼠在房间里跑来跑去,无法安睡。爸爸称赞托马是“天才”,托马摸不着头脑。原来,爸爸听到托马的话,受到启发,向政府申请仓鼠保护区,正在湿地上建工业园区的工程会因此暂停六个月,减少了噪音,有利于鸟蛋的孵化。这件事让托马觉得自己对爸爸的工作还是有帮助的。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哪怕孩子的某句话,也要给予及时的夸赞和表扬,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对家庭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家长对孩子的夸赞一定要具体而不盲目。
三、孩子犯错,要冷静对待
当托马发现孵化的野雁蛋正在动时,把耳机放在鸟蛋旁,鸟蛋渐渐破裂。托马对爸爸说:“我刚才做了一件蠢事”,爸爸回应:“严重吗?”而不是对孩子进行训斥或打骂。试想,父母不能容忍孩子犯错,孩子还会主动承认错误吗?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犯错误大为光火,不是训斥就是打骂,虽然家长通过这种方式发泄了自身的不满情绪,但是对孩子成长没有积极意义,反而会给情绪不良的孩子火上浇油。当孩子犯了错误后,内心会产生愧疚感,此时,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原因和对策,帮助孩子学会具体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引导孩子从中吸取教训,以后孩子才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四、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野雁蛋经过孵化,破壳而出,爸爸一边小心地拿出刚孵化出来的雏雁,一边对托马说:“某些鸟类会把第一眼看见的动态物体当成父母,称为铭印。现在你就是它们的妈妈了。”通过赋予托马一定的角色,激发他的责任心。雁鸟孵出后,爸爸让托马喂养雏雁,托马渐渐将玩电子游戏的心思转移到照顾幼雁。科斯迪安常对托马说的一句话是:“过来帮我。”很多家庭,不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生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孩子逐渐游离于家庭,认为家里不需要自己,自己的任务就是把学习搞好。这种以学习代替一切的生活方式,使孩子渐渐地变成了心里只有自己,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学习,只是孩子生活的一个方面。当爸爸对托马说:“明天早上记得喂雁鸟。”托马回应:“我起床就喂。”妈妈说:“他起床都要中午啦。”爸爸说:“他每天八点起床。”妈妈高兴地看到托马的变化。
五、“延迟满足”孩子的要求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每当孩子有需求时,就能马上得到满足,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没有学会等待,也缺少忍耐力,遇到挫折往往焦虑不安。那么,我们看看科斯迪安是如何做的?当托马问爸爸是否可以教他驾驶轻型机飞行技巧时,爸爸说:“十五岁才可以考飞行执照,不过你如果帮我忙,我会教你两三个小技巧,也许四五个。”然后吩咐托马先去喂幼雁。科斯迪安所用策略符合心理学的“延迟满足”理论,人的欲望满足分为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及时满足,好的教育总是提倡“延迟满足”。孩子不经“延迟满足”的磨炼,成年后可能缺乏相应的忍耐力和自控能力。
六、尊重孩子的想法
在一天天照顾幼雁的过程中,托马渐渐喜爱上这群幼雁,他对幼雁百般呵护,尤其是混杂其中而出生的一只颊黑雁,更是疼爱有加,并为它取名“阿卡”。当爸爸得知雁鸟中有一只不是白颊黑雁,对儿子说,不同物种不能混养,但是托马不同意把“阿卡”隔开。爸爸没有说服儿子,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父母不应该以任何名义来要求孩子必须服从自己的意愿,而应该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多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这样孩子才能体会到自己在家中不可或缺。
七、耐心解答孩子的问题
科斯迪安在地图上测量野雁迁徙的最佳路线。托马问:“为什么开车载野雁去北极,而不是用轻型飞机直接把雁鸟送到目的地呢?这样不是更简单。”爸爸说:“这是个好问题,知道为什么吗?有迁徙习性的鸟类,出于本能,它们会到南方度过冬天,等到雪融化后为了觅食或其他的因素再飞回北方。每次迁徙它们会走同样的路线。”托马表示不太理解时,爸爸说:“也许我没有讲清楚,来,你看,这里是保护区圣罗芒湿地,野雁可以在这里筑巢,很安全没有危险。我会怎么做呢?”爸爸指着地图对托马说:“我会开车带着雁鸟往上,来到北极。然后驾驶轻型飞机,领航它们一路往南飞行,一直到圣罗芒湿地。”托马说:“为什么不飞直线呢?”爸爸说:“当然,野雁也许会喜欢直线飞行,不过这一路上有太多对野雁不利的障碍物,它们可能因此丧命。我选择的路线可以避开这些危险,带它们一路往南。神奇的是,只要它们跟我飞过一次,就会记住这条线路,仿佛内置了GPS一样,试想多年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雁鸟数量不断增加,这个物种就可能得救了。这会归功于谁?就是我们这样的傻瓜!”托马在爸爸的引导下成为爸爸的得力助手,无论爸爸还是前来看望托马的妈妈,看到托马用喇叭召唤这群刚出生三个月的野雁下水欢快地游起来,他们都很兴奋,托马更是无比快乐。爸爸由衷地称赞道:“托马最棒了。”正是爸爸耐心解答托马的问题,托马渐渐理解了爸爸工作的意义,激发了他参与这项工作的热情。有的家庭,当孩子没有听懂家长的话时,也许会失望地认为孩子真笨,而不是像科斯迪安一样,换一种更直观的有画面感的解答方式,要知道,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理解问题的能力不能等同于成人。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问的问题太无聊,这是从成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孩子提问正是他感知世界,尝试去了解探索世界的过程,因此家长要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一时解答不了,可以查阅资料或百度。
八、对孩子的承诺要兑现
托马帮助爸爸喂养雁鸟,爸爸也该教托马驾驶轻型飞机的飞行技巧了。“想象你正在隐形的浪上面移动,太快你会坠机,太慢会掉下来,要找到刚好的平衡,起飞的时候一定要确定是迎着风飞起来。轻型飞机有一对机翼还有横杆,假如推横杆的话会怎样?……”爸爸很用心地教托马驾驶飞机技巧,一次次带着托马试飞,托马学得很认真。试想,如果爸爸不兑现承诺,托马会是什么状态呢?在爸爸的教习下,托马能独自驾驶轻型飞机,领航野雁飞翔。在遭遇暴风雨的险恶天气时,托马沉稳驾驶,冲破浓云,经历千难万险,终于把雁鸟带回湿地,同时也体验到与野雁齐飞的快意人生。在这趟跨越欧洲大陆的领雁旅途中,托马完成了成长的蜕变,他从一个离不开电脑游戏的孩子蜕变为一个领航雁群的少年英雄。
经过一个暑假,在爸爸的悉心指导下,托马学习到很多养育雁鸟和领航雁鸟迁徙的知识。同时,在与爸爸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托马逐渐理解了常年在外、忙于工作的爸爸,父子关系也更融洽。美国育儿作家珍妮·艾里姆说过:“孩子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托马的暑假很独特,我们的孩子不太可能会有这种经历。家长们依然可以从这部影片获得一些启示,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帮助孩子度过有意义的假期?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过一段美丽的岁月,当孩子独立以后,他能从家长这里带走成长的“源泉”,成为身心健康同时有益社会的人才。
作者姓名:蔡红
联系单位:江阴高新区实验小学
联系地址:江苏省江阴市芙蓉路201号
邮编号码:214432
联系电话:139212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