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心理茶坊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以心换心,用生命浸润生命—— 一袋核桃的故事

         世未有不自然,而能得人自然者也”——《群书治要》,讲的就是君主以心换心,以诚换诚的故事。为人师表,教书,首当其冲,那么育人呢?是以暴制暴,寻得一时的服从?还是以心换心,获得心灵的共鸣?答案是不言而喻的。“爱孩子,首先就要懂孩子”,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平等地与他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化一个叛逆的孩子。看着桌上的一袋核桃,我的思绪不禁飘到去年,那段与孩子们一起紧锣密鼓,备战小考的时光……

    马上要模拟考试了,而我班上的小斌又没来学校,我百感交集地给***妈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

“老师,小斌打游戏,我收了他手机,正跟我怄气呢”听了***妈的话,我真是又气又急,气的是这孩子真不懂事,马上要考试了却还“机不离手”;急的是,我知道小斌的脾气,犟起来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明天他能心甘情愿来学校吗?   

小斌的妈妈也在气头上,“老师,他爷爷奶奶都数落我,让我把手机给他,骗他来上学。我是绝对不会给他的,他不要读书,我也不想管他了!”又是爷爷奶奶宠,父母管不上的主儿。我估摸着,小斌家里早就吵得炸开了锅吧,于是,定了定神,说:“你明天让他拿着手机来找我。”也许是碍于我这个班主任平时的“威信”,第二天七点半没到,我就看到小斌妈妈领着这熊孩子等在我办公室门口。我悄悄地打量着小斌,只见书包歪歪斜斜地挎在右手臂上。他垮垮地站在那儿,消瘦的身影,仿佛吹口气都会飘走。小斌耷拉着脑袋,像是已经准备好了我暴雨一般的批评与说教。此情此景,我虽生气,却也不忍一清早“教育”抑或“惩罚”他一番。

我径直去开门,佯装欣喜地说:“老师没想到,你今天会到得比我早呢。”听了这话,孩子略微抬了抬头,我注意到他眼睛里有光。孩子是不会掩饰的,我能感受到他的吃惊,继而是愧疚。我心中暗喜,这孩子还有救。

“既然来了,那就去教室吧。同学们也两天没见你了。”我对小斌说,“不过,这手机由我来替你保管,只要你认真听课,放学再把手机还给你”。仔细打量了一下手机,我又问他:“你这苹果 7 挺贵的吧,你放心给我吗?”我是想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毕竟这十二三岁的“小大人”天天把人权挂在嘴边,但又是还没形成正确的“三观”,一旦叛逆起来,再想管理真的挺难。谁承想,小斌挺世故地回答道:“放心啊!要是不见了,你还得赔我一个新的呢!”好一个鬼机灵啊!

一天无事,任课老师都反映这孩子上课虽然没其他自觉的孩子那么认真、专注,偶尔给你开个小差,但也没讲话,表面上还真看不出是个手机高度成瘾的人。放学了,按照约定,我把手机还给了他。“手机这么好玩啊?”我装作若无其事地问,生怕触动了他抵触的神经。也许是心情不错,也许他没把我归为“敌人”,小斌打开了话匣子: “老师你不知道,我王者荣耀快到星耀了,但是怎么都冲不上,我妈还过来抢手机。”说到激动处,他还扬了扬手,顺势做了个抢的动作。听到这话,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到底只是个半大的孩子,他的世界 = 游戏 + 学习,倒也简简单单。只是,游戏占的比例是远远大于学习,所以小斌的妈妈才会急得说出“不想管了”这种气话。

以心换心,为人子女,谁的成长之路上没有聆听过师长谆谆不倦的教诲;为人父母,谁又不曾为孩子的误入歧途而焦急如焚的彻夜难眠?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也好,诱惑也好,正如洪水一般,任其发展,遗祸万年。古代治水,经历了由“避”到“治”,由“治”到“疏”,由“疏”到“导”的过程。仅仅依靠老师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来规避孩子的越轨行为,容易增强逆反情绪,增加教育的阻力。小斌的心理问题还是要先疏通才好,只有心结打开了,才能“唤醒学生思想上的认识,实现自我教育”,才能“引川导滞”,不辜负弥足珍贵的六年级时光。

思忖片刻,我微笑地看着小斌:“一定要现在冲星耀吗?这样吧,等你小考考好了,我们班组个战队一起玩,你看怎么样?”也许你会认为,我已经被小斌逼疯了吧!其实不然。首先,我没有阻止他打游戏。再者,我很自然地传达给了他一个信息,当务之急是中考。懂事的孩子应该能读懂老师的良苦用心。

果不其然,小斌怯生生地问: “那平时,我是说双休日,我能上去领个奖励吗?”

“喔……”我恍然大悟,这坑人的游戏正是用这种方式栓住了孩子的心啊!“行,那我们说定啦!你可别让老师失望啊!”我很爽气地答应了他。也许你会纳闷,这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诺,看到桌上的这袋核桃了吗?孩子说,这是他外婆山头种的核桃树结的果子,拿来给我们办公室的老师们尝尝。孩子还问我:

“老师,还记得小考模拟考考得好你表扬了我,奖励了我一个核桃吗?你说核桃健脑。”小斌的模拟考是几分?有没有进步?我已经依

稀了。但我真真切切地记得他的小考分数,196 分。这是一个小考前还在叛逆逃学,两门功课红灯高挂的孩子啊!

对老师来说,他的从教生涯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学生,而对于小斌来说,他六年的小学班主任只有我一人,他所有的进步也好,惩罚也罢,都与我有关。那么,何不多一点真诚,多一点耐心呢?用爱,与学生沟通,用百倍的真心、爱心、微笑和聆听去感化学生心中的冰山,燃起希望的火苗,陪着与学生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此时,我的脑海中回荡着于漪老师的一句话:“我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