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基于 SEL 框架的青春期情感教育课设计:先完整自我,后经营关系

基于 SEL 框架的青春期情感教育课设计:先完整自我,后经营关系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  黄国琼  528248

摘要:针对高中生情感认知偏差与边界管理能力缺失的现状,本文基于社会情绪学习(SEL)框架,构建“认知祛魅—行为赋能—价值重构”三阶课程设计。通过神经科学实验、具身行为训练、资源博弈模拟等创新设计,引导学生建立“先完整自我,后经营关系”的健康情感观。经实践检验,课程有效降低情感焦虑水平,提升自我成长效能感,为青春期情感教育提供可复制范式。
关键词:社会情绪学习;青春期情感教育;课程设计

一、青春期情感教育的现实困境
青春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情感教育在这一阶段尤为重要。然而,当前高中生情感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学生在情感认知上存在偏差,容易将爱情理想化,过度关注外在形象,忽视内在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传统教育模式多采用“禁止早恋”或道德规训,忽视情感发展的科学规律,导致学生逆反心理严重,隐蔽行为增多。此外,心理教师在情感教育方面的能力与资源也存在限制,难以应对复杂的情感问题,且在大班授课中难以兼顾个体差异。社会文化压力也不容忽视,家长与学校普遍支持“学业优先论”,情感教育被边缘化。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高中生在情感探索中迷失方向,难以实现“清醒认知、温暖行动、理性成长”的平衡。
二、SEL框架与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契合
社会情绪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由CASEL联盟提出,旨在通过系统性课程培养个体情感管理与社会适应能力。其核心包括五个方面:自我意识(识别情绪与价值观)、自我管理(调节冲动与压力)、社会意识(理解他人与群体规范)、人际关系技能(建立健康互动模式)、负责任的决策(基于伦理与后果的行动选择)。
SEL理论与青少年情感教育具有显著的契合性。认知祛魅对应“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通过神经机制实验(如VR观察多巴胺波动),将抽象情感转化为可观测的生物学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情感的本质。行为赋能对应“自我管理”与“人际关系技能”,强化边界设定与沟通能力,如通过情景剧演练“三明治话术”(肯定+拒绝+鼓励),让学生掌握实用的沟通技巧。价值重构对应“负责任的决策”,通过设计“特质拍卖会”等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如竞拍“情绪管理”而非“颜值提升”,传递“内在稳定>外在吸引”的价值排序。课程设计框架如下表。

课程阶段SEL能力指向核心任务
认知祛魅课自我意识、社会意识破解爱情神经机制迷思
行为赋能课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技能构建边界守护系统
价值重构课负责任的决策锚定自我成长坐标

表1.课程设计框架
三、基于SEL框架的“认知祛魅—行为赋能—价值重构”三阶课程设计
(一)认知祛魅课:破解爱情神经机制迷思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爱情体验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建立“理性看待情感波动”的科学视角。
重点环节:运用神经科学实验,如通过VR技术让学生观察多巴胺在情感中的波动,了解“失恋心绞痛”源于前扣带回激活,而非“用情至深”。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爱情的初步认知和感受,教师进行科学引导和纠正。
这节课创新点在于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可观测的生物学现象,降低学生过度情绪化反应,增强对情感的理性认识。通过 VR 神经探秘和递质模拟实验,学生直观地看到和感受到爱情等情感在大脑中的神经活动,理解多巴胺、苯乙胺等神经递质对情感体验的影响。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感,认识到情感产生的生理基础,从而增强对自身情绪和情感的觉察能力,提升自我意识水平。
学生在观察热恋期大脑 fMRI 图像、模拟神经递质浓度波动以及分析失恋案例的过程中,将抽象的情感体验与具体的生物学机制联系起来。这种具象化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在面对情感困惑时,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情感,认识到情感的产生和变化并非神秘莫测,而是有其生理基础和规律可循。从而避免被理想化的情感观念所左右,减少因误解而产生的困惑和焦虑,为更理性地处理情感问题奠定基础。案例分析环节也让学生从社会和群体的角度探讨情感问题,理解情感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和影响。学生认识到情感问题不仅涉及个人,还与社会文化、群体规范等密切相关,进而培养他们对社会和他人的敏感度,增强社会意识。
(二)行为赋能课:构建边界守护系统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建立尊重他人界限的交往意识,掌握校园情感场景中的边界设定技巧,强化学生的沟通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健康的人际互动模式。
重点环节:通过情景剧演练“三明治话术”,让学生在面对表白等情感场景时,能够冷静、妥善地回应。例如,面对当众表白时,学生能回应:“感谢你的欣赏,但现阶段我更想专注学业。”组织角色扮演活动,模拟不同的情感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沟通技巧和边界管理能力。
本课创新点在于提供可复用的沟通模板,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处理情感问题的自信心。让学生掌握“三明治话术”等边界沟通技术,并培养对他人界限的敏感性。情景剧场提供了多种高发情感场景,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尝试不同的应对方式,对比冲动与理性应对的后果。这种体验式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逐渐掌握控制情绪和行为的方法。例如,在“被当众表白”的情景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学会在紧张和尴尬的情况下保持冷静,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回应,既不伤害他人感情,又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情感边界。这种边界意识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处理实际的情感困惑时,能够更加自信和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的人际互动,避免因边界不清或沟通不畅而导致的情感纠葛和困扰。学生也在剧场中学习到如何用理性且尊重他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同时也能敏锐地察觉并尊重他人的界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建立起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价值重构课:锚定自我成长坐标
目标设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自我价值决定关系质量”的认知,将自我成长置于优先位置,制定可落地的个人成长行动计划。
重点环节:设计“特质拍卖会”,模拟资源博弈,学生在有限的资源下竞拍不同的虚拟特质卡,如“情绪管理”“学业成就”“颜值提升”等,引导学生考虑各种特质对未来发展的价值和影响。黑天鹅事件则通过插入突发情况,考验学生在不确定性和压力下的决策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成长路演要求学生用 SWOT 分析法展示《自我赋能商业计划书》,论证特质组合的复利效应,这促使学生全面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做出更加明智和负责任的决策。
本课创新点在于隐性传递正确的价值排序,让学生在参与中领悟内在稳定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在情感与自我发展之间找到平衡。课程引导学生识别亲密关系中的核心价值要素,如情绪稳定、共情力等,并制定可操作的自我提升方案。通过特质拍卖会、黑天鹅事件和成长路演等活动,学生在模拟的资源博弈和价值排序过程中,深入思考不同特质在情感关系和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学生在面对情感困惑时,能够从价值层面进行反思和判断,明确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人生目标,避免因盲目追求表面的吸引力或一时的情感冲动而做出不理智的选择。学生能够更加注重自身核心价值的培养和提升,以更加成熟、理性的姿态面对情感关系,将情感发展与个人成长相结合,实现情感与人生的协调发展。
四、反思与展望
(一)学生情感认知与行为的积极转变
经实践检验,该课程有效降低了学生的情感焦虑水平,提升了自我成长效能感。学生在情感困惑中更加清醒,能够理性地看待爱情、友情和亲情,不再将其理想化或片面化。他们在面对情感问题时更加从容,懂得如何设定边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同时,学生更加注重自我成长,将精力投入到学业和个人品质的提升上,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活动效果评价体系
虽然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馈较为积极,但缺乏系统、科学的活动效果评价。目前主要依赖学生的主观反馈和课堂表现观察,缺乏量化指标和长期跟踪评估。例如,对于学生在情感困惑中的实际应对能力提升,没有具体的数据和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估课程的长期效果。
(三)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衔接
尽管课程设计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存在一定脱节。例如,一些学生认为特质拍卖会中的虚拟特质与现实中的情感情境关联性不强,导致在实际面对情感问题时,难以直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此外,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也需要加快,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和学生需求。
五、结语
青春期情感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课题。通过基于SEL框架的“认知祛魅—行为赋能—价值重构”三阶课程设计,我们能够帮助高中生在情感探索中实现“清醒认知、温暖行动、理性成长”的平衡。让我们以科学与理性为护航,引导青少年在青春的道路上健康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肯尼思·W.梅里尔(Kenneth W. Merrell),芭芭拉·A.居尔德纳(Barbara A. Gueldner).课堂中的社会与情绪学习 促进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3.11. 
[2]陈红. 积极心理学.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23.04.

[3]麦克格尔森著;白洁. 如何在课堂中培养成长型思维.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9.10.
[4](美)吕靖安(Lucy Leu)著;刘轶译;吕欣审校. 非暴力沟通实践手册 修订版. 北京:华夏出版社,2023.03.
[5]李伟编著. 组织行为学.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2.01.
课题情况:本论文系2023年度佛山市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表达自我”团体辅导提升高中生自我同一性水平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FSXLJY2309)、2022年度南海区中小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表达自我”团体辅导提升高中生自我同一性水平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NHXL2023003)研究成果。
通讯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北环路18号石门中学
邮编:528248
联系人电话:黄国琼,17817708608
邮箱:784690417@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