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无助的母亲” 与 “沉稳的心理教师” 合体
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我始终坚信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能为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力量。然而,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冲突,曾经沉稳的心理教师形象在亲子关系的难题面前轰然崩塌。
一、困局:心理教师变身无助母亲
儿子六年级时,学业压力与对老师管理方式的抗拒,让他开始抗拒上学。早晨,他总是皱着眉头,称头晕难受,以此逃避上学;晚上我回家后,他便急切索要手机,沉浸在游戏世界无法自拔。
升入初一,短暂的兴奋过后,儿子又陷入了游戏和赖床的循环。我多次与他沟通,却收效甚微。一次激烈的手机争夺中,儿子愤怒地指责我不懂他,甚至做出了冲向窗户、撕扯纱窗欲跳楼的危险举动。那一刻,我试图以心理咨询师的冷静去处理,但内心的恐惧和无助让我只能说出 “不许跳,你跳我就跳” 这样慌乱的话语。我深感困惑与挣扎,作为心理教师,本应理智冷静,可在面对儿子的问题时,却如同迷失在黑暗中的孩子,找不到解决的方向。
二、求助:于困局中探寻支撑
从六年级首次因手机产生争执,到儿子出现跳楼危机,我一直在努力寻求帮助。我带儿子去教委合作机构进行免费咨询,咨询师指出孩子存在严重焦虑,对自己期望高却缺乏信心,父母离异也对他造成了很大心理影响。我努力理解孩子,抽时间与他聊天、运动,但亲子冲突依旧不断。
在教委的特需学生支持策略培训班上,我向导师和同事求助,获得了公益组织、社会辅导团队等相关机构的推荐。我劝说孩子参加团体活动,还在网络上学习相关课程。然而,这些努力虽给我安慰,却也带来了压力,我始终未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直到儿子的跳楼行为,让我彻底崩溃。第二天,我让孩子爸爸接走孩子,自己则走进医院寻求专业支持。通过医院的问卷,我了解到自身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并找到了长程咨询平台,开启了自我心灵探索之旅。
三、破局:洞察家庭系统中的自我
在半年的长程心理咨询中,我的成长经历逐渐清晰。自幼,父母对我采取 “放养式教育”,我的上学、考试等事宜,父母很少过问。这使得我人际交往能力差,自卑软弱,孤独感强烈。工作后,我能出色完成协作任务,却难以融入同事闲聊;作为心理教师,能倾听学生困扰,却常拒绝儿子玩耍的请求。
我跟儿子的链接更是脆弱。孩子出生后,婆婆以 “年轻人不懂带娃” 为由接管育儿,我默认了这种分工,与孩子的情感链接愈发薄弱。白天我忙于教学,晚上仅用晚饭和散步时间履行母亲职责。意识到原有家庭环境对我和孩子的不利影响后,我选择带孩子离开。但即便努力做个好母亲,我仍感到疲惫,亲子间缺乏情感互动的快乐。
咨询中我逐渐明白,从童年孤独到婚后 “被单身”,我一直处于情感匮乏状态,无法给予孩子健康的情感支持。作为心理教师,我缺乏对情感流动和心理能量的直观体验。只有我自身变得坚强、理性、稳定和健康,孩子才能建立安全感与信任,直面生活困难。
四、转机:肢体 “触摸” 唤醒情感
初一下学期,我参加教委组织的积极心理指导师培训。在专家的启发下,我意识到自己不知如何表达爱。于是,我尝试通过增加与儿子的肢体接触来传递情感。
一个深夜,儿子辗转难眠,我提议为他按摩。起初,他眼中满是惊讶和疑惑,我也有些犹豫,但还是付诸行动。生疏地为他按摩背部、颈椎和头部后,我明显感觉到他的情绪有所缓和。此后一周,我几乎每晚都为他按摩,虽因身体原因中断了几天,但内心的期待从未停止。
两周后,与儿子咨询师的交流让我惊喜万分。咨询师表示孩子焦虑严重,通过游戏逃避现实,但孩子称我是他尊敬且喜欢的人,还说我为他按摩时,他感到无比幸福。那一刻,我终于摆脱了亲子关系仅基于责任和标准的冰冷认知,真切感受到了亲子间的深厚情感。此后,儿子在面对我关停网络的要求时,虽有抱怨,但还是愿意放下手机与我聊天,逐渐摆脱对游戏的依赖。
五、深潜:意向游戏中的心灵对话
尽管儿子愿意与我沟通,但我们的交流多停留在表面。为了深入了解他的内心,我尝试运用 “意向问话” 的方法。
一次,在被儿子多次拒绝深入交流后,我提议玩游戏。我问他:“如果你身处一个愿望成真的世界,最想实现的愿望是什么?” 儿子回答想变成无所不能的人,让所有人求他实现愿望。当我追问什么会破坏这份无所不能时,他犹豫许久说出是孤独感。这个回答让我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不安,也让我意识到自己一直忽视了他的真实感受。我开始反思,过去过于注重结果和行为改变,却忽略了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而意向疗法让我看清了我们之间真正的障碍是情感距离。
六、共生:情感联结激发生命动能
曾经,作为心理教师的我低估了亲子关系中情感联结的重要性。如今,看着儿子的变化,我满心欣慰。他虽仍有起床困难,但为提升成绩主动要求请家教,还走出家门与小伙伴打篮球,笑容多了,眼神也更明亮有活力。
在这段心灵探索之旅中,我和儿子走出了成长困境,重建了亲子关系。我不再只是理论上的 “心理教师”,而是成长为一个能在情感和理解中与孩子共同进步的母亲。我们在彼此陪伴中走向共生,亲子情感的流动滋养着我们,让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