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Oh!幸福像花儿一样——高中生幸福感提升指南

                                                         Oh!幸福像花儿一样——高中生幸福感提升指南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幸福(PERMA)模型;积极心理学

 

作者姓名:凡雪      署名方式:凡雪     工作单位:云南省安宁中学
地址:云南省安宁市连然街道珍泉路二号安宁中学
邮编:650300        电话:18208826149

 

【活动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定义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1]。“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 ·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中提出幸福(PERMA)模型,即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 投入(engagement)、 人际关系(relationship)、 意义(meaning)和成就(accomplishment)是人生幸福的五个支柱,缺一不可。全面的幸福一定是人在这五个维度上的充分发挥、蓬勃发展、充分体验和展示[2]。哈佛大学沙哈尔博士在《幸福的方法》中指出:幸福是可以主动去感知,创造经营的过程[3]。本课结合指导纲要的要求,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围绕幸福(PERMA)模型,设计5个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指导学生主动感知日常生活中的幸福,用实际行动去创造幸福,进而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为未来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活动背景】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面临着自我同一性的内在冲突、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重挑战,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负性情绪体验多于正性情绪体验,感知幸福的能力降低。因此,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设以“幸福”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是重要且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提升主观幸福感。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幸福需要主动感知、积极创造;认识到幸福是一种可培养的能力。
2.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幸福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主动性。
3.技能目标: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能主动关注生活中的幸福时刻;能够基于幸福(PERMA)模型,用实际行动创造幸福。
【活动方法】
小组竞赛、合作探究、活动体验。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OH卡牌、个人任务单、小组任务单、奖品(钥匙扣和零食大礼包)、塑料花、水彩笔。
【活动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寻花·幸福的踪迹
活动规则:教师提前在教室内藏好“神秘礼物”(5个毛绒公仔的钥匙扣),请全班同学一起在30秒内找到它们,谁先找到礼物就属于谁。
师:无论有没有得到礼物,大家在寻宝过程中都获得了快乐。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藏着很多这样的幸福时刻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充分理解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引出主题。
二、赏花·理解幸福
师:2012年6月28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追求幸福是人的一项基本目标,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类生活中的普遍目标和期望,决议将每年的3月20日定为“国际幸福日”。对同学们来说,幸福是什么呢?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10张卡牌,请每位同学选择一张卡牌:最能代表你理解的“幸福”,将其贴在任务单上。
 教师邀请同学进行分享。

                                                                 图1 理解幸福
 生1:我选择卡牌5,这里有彩虹、河流,风景很优美,让人心情舒畅。
 生2:我选择卡牌3,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追求更深层次的幸福。
 生3:我选择卡牌10,追求知识的时候让我感受到了精神世界的富足。
 师:3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在心理学上,我们常常把幸福称为主观幸福感,也就是说,其实幸福并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我们要用心发现平凡生活中的幸福,提升自己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设计意图:使用OH卡牌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充分表达对幸福的理解,明白幸福需要主动关注、积极创造。
三、育花·感知幸福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通过两个有趣的活动来充分感知幸福吧!
(一)幸福泡泡
活动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尽可能多的盘点出身边的幸福事件,并简要记录在小组任务单上,为下一环节的幸福“飞花令”做准备。注意:每个人都要分享至少1次,让幸福流动起来!
师:同学们,幸福事件可以是梦想的实现、目标的达成,也可以是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请在3分钟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罗列出来,为幸福“飞花令”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寻找生活中的幸福,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
(二)幸福“飞花令”
活动规则:每组一支塑料玫瑰花;以举花抢答的形式进行;组内每位同学均可举花;听到老师的摇铃声即可抢答;抢答成功可简要说1个幸福事件;1名同学协助老师计分。注意:说1个幸福事件得1分,幸福事件重复不得分,得分最高的小组可获得神秘礼物!
师:在刚刚的“幸福泡泡”活动中,各组都头脑风暴出很多幸福事件,接下来,让我们的幸福“飞花令”活动将正式开始!
幸福“飞花令”活动中,各组分享的幸福事件如下。
组1:付出有回报、旅行、美食自由。
组2:考上心仪的大学、实现共产主义、好朋友一起玩。
 组3:国家经济增长、下雨有伞、实现梦想。
组4:虚惊一场、家人团聚、摄影。
 组5:财富自由、得到夸奖、养宠物。
 组6:世界永远和平、社会安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组7: 身体健康、祖国繁荣昌盛。
组8:睡眠充足、开盲盒、音乐和舞蹈、烹饪美食。
     师:6分钟的抢答时间已经到了,请计时的同学公布各组的得分情况;请获奖的小组上台领取礼物(零食大礼包)。接下来,老师想采访一下获胜组的同学们,请问你们幸福的秘诀是什么?
生4:我们组在抢答的时候很专注,我认为专注的做一件事会让人感觉很幸福。
师:老师还想问一下班上的其他同学,在幸福泡泡、幸福“飞花令”两个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5:在“幸福泡泡”这个活动中,大家一起列举生活中的幸福,列出来的数量要比我想象的多很多。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就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幸福!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表达,让学生充分分享幸福、传递幸福,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幸福的情感体验。
四、护花·创造幸福
     师:除了充分感知幸福,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具体的行动来主动创造幸福。“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 ·塞利格曼指出,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 投入(engagement)、 人际关系(relationship)、 意义(meaning)和成就(accomplishment)是人生幸福的五个支柱,全面的幸福一定是人在这五个维度的充分体验、蓬勃发展。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深入学习什么是幸福模型。
    观看视频《幸福(PERMA)模型》。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讲解幸福(PERMA)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幸福。
(一)幸福“雷达图”
   师:在学习完幸福(PERMA)模型后,我要请同学们一起来绘制自己的幸福“雷达图”。以“积极情绪”维度为例,我在这个维度的幸福程度怎么样呢?0分是最低,5分是最高,假设我打到4分,就把0到4分的格子涂成喜欢的颜色。依此类推,就可以得到涵盖五个维度的幸福“雷达图”。

 

                                                                  图2       幸福“雷达图”

师:同学们,在绘制幸福“雷达图”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6:我发现我的雷达图和周围同学的差距很大。就我自己来说,我在5个方面的得分差距也很大。
生7:我发现我在人际关系上的得分很高,在这方面我觉得很幸福,但在其他方面的得分就没那么高。
师:正如同学所说,我们要主动关注那些平时被忽略的幸福元素,拓宽我们幸福的宽度,让我们的幸福更加全面。
设计意图:以幸福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五个维度的量化得分,引导学生更全面的感知幸福、创造幸福。
(二)幸福像花儿一样
   师:那么,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来提升幸福的深度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幸福模型的五个维度,分别找一找提升幸福感的具体方法,写在花瓣、叶片当中。

                                                         图3  “幸福像花儿一样”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同学们讨论出来的提升幸福感的具体方法吧!
生8:我们组认为:在积极情绪方面,可以适当奖励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投入方面,可以制定番茄钟、制定计划;在人际关系方面,可以给朋友提供情绪价值、真诚待人;在意义方面,可以在实践中获得成长、有奉献精神;在成就方面,可以设定阶段性目标、树立榜样。
生9:我们组写的是:在积极情绪方面,可以多参加集体活动、自我调节;在投入方面,可以培养专注力、给自己正向反馈;在人际关系方面,可以多信任朋友、有边界感;在意义方面,可以为社会多做贡献、用劳动创造价值;在成就方面,可以用小目标让生活充满成就感、不要预设坏的结果。
师:在幸福(PERMA)模型的各个维度上,同学们都给出了可操作性很强的具体方法,我们可以归纳成:在积极情绪维度上,去体验和发现;在投入维度上,尝试专注做事;在人际关系维度上,建立积极关系;在意义维度上,热情投入生活;在成就维度上,设定合理目标并努力。
设计意图:以幸福模型为理论基础,营造朋辈互助的良好气氛,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提升幸福感,培养学生主动创造幸福的能力。
五、赠花·幸福未完待续……
   师:希望在高中生涯中,同学们都能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充分理解幸福、感知幸福、创造幸福。今天课程的最后,有一项作业留给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发现至少5个幸福事件,并分享给一位同学,将我们的幸福传递下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把所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活动反思】
本课基于幸福(PERMA)模型,根据“理解幸福、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逻辑设计五个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寻花·幸福的踪迹”通过寻宝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课堂主题;“赏花·理解幸福”将OH卡牌巧妙融入幸福心理课,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自由表达对幸福的理解;“育花·感知幸福”分为两个环节,在“幸福泡泡”活动中,同学们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幸福,让幸福流动起来。在“幸福飞花令”活动中,趣味抢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得到幸福的情感体验;“护花·创造幸福”也分为两个环节,绘制“幸福雷达”引导学生关注平时忽略的幸福元素,拓宽幸福的广度。“幸福像花儿一样”则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提升幸福感的具体方法,提升幸福的深度。“赠花·幸福未完待续”则是通过作业布置,指导学生把所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节幸福心理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五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教学形式充满创意,学生参与度较高。从教学目标上来说,聚焦“提升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设定目标,符合高中生心理特点和成长需求,从课堂生成和课后反馈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从教学环节来说,五个环节逻辑清晰,教学过程流程自然,学生生成的内容真诚、丰富。从教学形式上来说,寻宝、OH卡、飞花令、雷达图等活动充满创意,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愿意将所学方法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从学生参与度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深度思考、热情投入、积极互动,学生愿意跟随老师充分感受幸福、分享幸福、创造幸福,预期效果基本达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3]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