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为挫折写诗 ——小学高年级挫折教育主题心理课

                                                         为挫折写诗                            

                                     ——小学高年级挫折教育主题心理课

 

                                     郑洁虹 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四小学 523000

 

【活动背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抗挫能力差是当下困扰儿童青少年教育的突出问题。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当代小学生从小备受家人呵护,缺乏逆境的磨砺及应对挫折的正确引导。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负担相较以往增多,又面临青春期,学习、生活都迎来新的挑战。虽然具备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事物的看法仍存在主观性、片面性,遇到挫折往往只看到其消极影响,容易变得灰心、颓丧或选择逃避忽视,而不懂得如何分析问题并巧妙应对。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抗逆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也是现今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活动理念】

        本课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现实情境及心理发展特点,精心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会正视挫折,并采用“3I”策略引导学生调动自我资源来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3I”策略是国际抗逆力研究计划IRRP(The International Resilience Research Project)提出的应对挫折方案,即通过教授学生“我是”(I am)、“我能”(I can)和“我有”(I have)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抗逆力。其中,“我是”是帮助学生发现个人的内在优秀品质,包含个人的优点、态度及信念;“我能”是帮助学生发现和培养个体的解决问题能力,积极做出方法或策略上的调整。“我有”是帮助学生发现个体所拥有的外在支持与资源,发展安全感和受保护的感觉。“3I”策略具体可操作化,引导学生利用外部资源、内在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来自我赋能,对提高学生抗逆力具有良好的作用。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挫折是人生中的正常现象。
      2.能力目标:能掌握并运用“3I”策略来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3.情感目标:正视挫折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意义,积极主动做出调整应对挫折,成就更优秀自我。
【活动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掌握并运用“3I”策略来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2.教学难点:正视挫折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意义,积极主动做出调整应对挫折,成就更优秀自我。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为挫折写诗》任务单、毛笔、墨水、玻璃水缸、小石块若干、A4纸若干。
【活动对象】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

【活动过程】
      一、团体导入阶段——纸的独白
      1.师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心理课堂。今天我们课堂邀请到了一位小伙伴,它是?(生:白纸)白纸有话想和大家说,我们听!
      2.播放录音《纸的独白》:大家好,我是一张白纸,我为自己洁白无暇的身体骄傲,绝美诗词、妙手丹青、科学奥秘……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在我身上记载与传承。可是,突然有一天……(教师拿出毛笔在白纸上沾了一些墨点)
      3.提问:
    (1)看到原本洁白的纸沾上墨点,你有什么感受?
生预设:遗憾、可惜、难受等。
    (2)假设白纸象征我们的人生,墨点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预设:自己的不完美,生活中的不如意、失败、打击……
      4.小结:白纸身上的墨点让我们联想到了人生路上遇到的种种挫折。当挫折降临,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它呢?今天我们将和一张白纸开启一段心灵之旅,一起去寻找我们的抗挫能量。(PPT出示课题《一张纸的旅行——寻找抗挫能量》)
【设计意图】以“纸的独白”视频作为导入能一下子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借白纸上的墨点隐喻生活中的挫折,启发学生思考,引出课堂主题,同时为后面授课内容铺垫。
      二、团体转换阶段——为挫折写诗
      1.白纸看着自己身上斑驳的黑点,它用诗句写下自己的心声:
                                     我是一张白纸,
                         我曾以为生命的旅途会一帆风顺,
                         直到我的身躯因沾上墨点不再洁白,
                                     我感到无比沮丧。
      2.师:同学们,你当前正在经历或曾遭遇过的印象深刻的挫折是什么呢?请你仿照白纸的诗句,将你的挫折事件和感受书写在《为挫折写诗》任务单①上。

      3.邀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4.小结:感谢同学们真挚的分享。当挫折随着你们的笔尖流露出来,经你们的口中表达出来,你们也将获得应对挫折的勇气。敢于正视挫折,是战胜挫折的第一步。
【设计意图】通过“写诗”的方式,将挫折事件和感受“外化”。学生在音乐声、书写声中负面情绪得以宣泄;同时也更直观感受挫折,学会正视挫折带来的影响。
      三、团体工作阶段——抗挫之旅
    (一)发现纸的美
      1.师:同学们,白纸沾上了墨点,是否意味白纸毫无用途了?(生:不是。)请在小组内讨论:一张有墨点的白纸还有哪些价值?
      学生讨论,邀请小组代表分享。
      生预设:可以在墨点的基础上画画,将白纸变成一件艺术品;可以变成剪纸或折成纸飞机;可以作为草稿纸,演算数学题……
      2.师:感谢同学们的分享,白纸虽然身上有很多墨迹,但仍然有许多优点和价值。同样的道理,我们虽然遭遇挫折,但是身上仍然有许多优秀品质可以帮助我们继续前行。这是老师想教给你们的第一个抗挫能量:I am——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可以应对挫折呢?现在请你用诗句将你的优秀品质写在《为挫折写诗》任务单②上。

      3.邀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4.小结:感谢同学们的分享,在这个环节通过探索自我优秀品质,同学们发现了自己更多的潜能,重新认识了自己。
     (二)白纸“变形记”
      1.白纸在同学们的帮助下继续朝着梦想前进,然而,她又迎来了新的挑战。
教师拿出一个装有水的水缸,将白纸平放在水面,拿出几个小石块放在白纸身上,白纸很快承载不了石块的重量沉了下去。
      2.师:请在小组内讨论,有什么办法能让白纸承受住石块不被压沉呢?
      生预设:将纸折成纸船。
      教师再拿出同样的白纸折成纸船,放置在水面,将石块放上去,这次纸船稳稳地承载住了石块。
      3.师:原来的白纸无法承受石块的压力,但是变个身变成纸船就可以做到了。假设白纸就是我们自己,石块代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挫折,这过程对你战胜挫折有什么启发呢?
      生预设:白纸折成纸船后就可以承受住石块的压力。这是告诉我们,要懂得改变自己。
      4.师:是的,挫折来临时,要善于做出改变或调整,才不会轻易被挫折压垮。这就是第二个抗挫能量:I can——我能积极做出调整。同学们,请根据自己的挫折事件,将你想到的可以采取的行动或做出的调整写在《为挫折写诗》任务单③上。

      5.邀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6.小结:感谢同学们的分享。相信刚刚的分享也让你们互相学习到了对抗挫折的许多好方法,收获了更多的抗挫能量。
      (三)乘风破浪的纸
      1.白纸变成船在人生之海肆意地航行,眼看梦想的彼岸越来越靠近,这时,海上突然刮起了狂风,掀起了巨浪,船摇摇摆摆,欲被掀翻。
      2.师:同学们,纸船遇到了更大的挑战,假如老师手上有一支魔法棒,可以变出一件宝物,帮助纸船度过难关,你们想变出什么呢?
      生预设:船桨、船撸、船锚、经验丰富的船长和水手......
      3.师:纸船在这么多外物和人的帮助下,很快抵御住了风浪,顺利到达目的地。可见,战胜挫折有时也离不开外在力量的支持。这就是第三个抗挫能量:I have——寻找外在资源或支持。那么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哪些外在资源或支持可以帮助我们抵抗挫折呢?请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分享。
      生预设:书籍、科技进步、防疫物品、父母、老师、好友、抗疫一线人员......
      师:同学们,我们身处这片土地,一直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外在力量,请看视频。(播放视频——中国力量)
     4.师:现在,请将你的外在资源或支持写在《为挫折写诗》任务单④上。

      5.邀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6.小结:同学们,抗挫旅途上我们并不孤单,希望你们善于找到身边的资源,获得更多战胜挫折的力量。
【设计意图】该环节的三个体验式活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3I”策略,进而掌握和运用在生活中,提升自身抗挫能力。
      四、团体结束阶段——总结升华
      1.邀请学生上讲台有感情地朗读完整诗作《为挫折写诗》
      2.课堂总结:生命的旅途无法一帆风顺,但是每一个挫折都是我们成长的馈赠,每一次磨难都是我筑梦的基石。愿同学们激发抗挫心能量,做乘风破浪的少年!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抗挫诗句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课堂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同时升华课堂,让学生在激昂的氛围中获得战胜挫折的决心和勇气。

 

【活动感悟】
       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三个亮点:1.活动形式多样,注重学生体验。课堂精心设计了“为挫折写诗”、心理实验等活动,活动紧扣主题,逐层深入,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体验、领悟、成长。2.巧用“3I”策略,抗挫有法可寻。本课教授的“3I”策略,引导学生利用外部资源、内在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来自我赋能,让抗挫方法变得具体可操作化,真正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成为抗挫小达人。3.书写抗挫之诗,展示成长之路。本节课精心设计了《为挫折写诗》任务单,让学生分四个步骤,先是回顾挫折事件,再分三步探寻自我抗挫能量。学生在书写诗句过程中,重拾战胜挫折的勇气与信心,整幅作品见证了学生积极转变的心路历程。
       当然,在授课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首先,对于“为挫折写诗”环节学生回忆挫折事件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教师要及时给予情绪疏导,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对挫折的理性认识上。其次,任务单的诗句不要求学生写得多有文采,只需写出真实感受,让学生在写诗中舒缓负面情绪,放松心情。接着,时间允许的条件下“白纸变形记”环节可以邀请部分学生上台演示“纸船实验”,增加学生的体验感;最后,学生创作及生生交流环节,教师要走近每个学生,认真倾听,耐心指导,解答困惑,实现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
 

【附录】《为挫折写诗》作业单
                                                                                为挫折写诗
                                                               我是_______,(你的姓名)
                                                               我曾以为生命的旅途会一帆风顺,
                                                               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遇到了什么挫折?)
                                                               我感到__________。(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但我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挖掘自我优秀品质)
                                                               我会积极应对挫折,迎难而上。
                                                               面对___________,(挫折事件)
                                                               我可以____________,(采取哪些行动或做出哪些调整?)
                                                               我会努力战胜挫折,勇往直前。
                                                               我还有________的帮助,(你有哪些外在资源或支持力量呢?)
                                                               我有信心乘风破浪,到达梦想的彼岸。
                                                               生命的旅途无法一帆风顺,
                                                               但又何妨?
                                                               每一个挫折都是我成长的馈赠,
                                                               每一次磨难都是我筑梦的基石。
                                                               感恩挫折,成就更优秀的我!
 

【参考文献】
[1]张妍燕.“双减”背景下培养小学生耐挫力策略[J].考试周刊,2023(42):22-25.
[2]林凤燕.“双减”视域下培养小学生心理韧性的意义及策略[J].亚太教育.2023(16):82-84.
[3]何婉婷.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分享策略探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30):29-30.

     

【课题情况】

该文章为东莞市中小学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批准编号2022GH576)《表达性艺术疗法在小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运用与实施》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讯息】

作者姓名:郑洁虹

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周溪社区校前路13号南城阳光第四小学

邮政编码:523000

联系电话:15989515705

邮箱:243332473@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