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走进兴趣岛 —高中生兴趣探索生涯规划课设计

        [活动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对于中学生而言,加强自我认识,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
高一学生处于生涯探索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我同一性的整合。加之新高考改革,选科选考的客观要求。学生逐渐意识到兴趣探索的重要性,但缺少思路和方法。不少同学对兴趣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感官兴趣层面,对于兴趣的发展过程与方法不够了解。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兴趣的特点,理解兴趣的发展过程从而将兴趣与生涯发展相联系,为学生成长赋能。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兴趣的特点,理解兴趣的发展过程,探寻自我兴趣。
        2.情感目标:体会兴趣带来的积极感受,将自我兴趣融入祖国的伟大复兴中,激发家国情怀,增加生涯目标感。
        3.行为目标:学会探索自己不同层次的兴趣,找寻兴趣层级晋升的具体方法。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兴趣的特点与层次并对自己的兴趣进行归纳总结。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层次分布与发展方法,激发家国情怀。
        [活动方法]
        讲授、讨论、演示、启发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学案纸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时长]
        45分钟
        [活动过程]
        一:导入—兴趣岛分组
        活动规则:请同学们思考自己的兴趣并根据PPT上呈现的6个岛屿的详细介绍,将自己的兴趣和目的岛屿代码填写在兴趣岛门票-我的兴趣清单上。
        A岛:美丽浪漫的岛屿。充满了美术馆、音乐厅,街头雕塑和街边艺人,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居民保留了传统的舞蹈、音乐与绘画,许多文艺界的朋友都喜欢来这里找寻灵感。 
        C岛:现代、井然的岛屿。岛上建筑十分现代化,是进步的都市形态,以完善的户政管理、地政管理、金融管理见长。岛民个性冷静保守,处事有条不紊,善于组织规划,细心高效。
        E岛:显赫富庶的岛屿。居民善于企业经营和贸易,能言善道。经济高度发展,处处是高级饭店、俱乐部、高尔夫球场。来往者多是企业家、经理人、政治家、律师等。
        I岛:深思冥想的岛屿。岛上有多处天文馆、科技博览馆及图书馆。居民喜欢观察、学习,祟尚和追求真知,常有机会和来自各地的哲学家、科学家、心理学家等交换心得。
        R岛:自然原始的岛屿。岛上自然生态保持得很好,有各种野生动物。居民以手工见长,自己种植花果蔬菜、修缮房屋、打造器物、制作工具,喜欢户外运动。
        S岛:友善亲切的岛屿。居民个性温和、友善、乐于助人,社区自成一个密切互动的服务网络,人们重视互助合作,重视教育,关怀他人,充满人文气息。
        师:恭喜大家获得登岛门票,接下来请你拿出门票,在相应岛屿就坐,一起探索兴趣宝藏。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发同学们对于兴趣岛的好奇心,促进课堂积极有序的氛围生成,引入课程主题。
        二、兴趣层次探究
        (一)兴趣岛屿初选择
        师:请岛长带领岛员思考以下问题,讨论并分享:你选择这个岛屿的原因是什么?你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有什么感受?
        生1:E岛的居民性格和平时喜欢做的事情和我们小组成员比较吻合。我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觉得非常愉快,能够感到自己生命意义存在。
        生2:在S岛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友善合作的那种快乐,非常有人情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感觉非常快乐。
        师:大家都是因为喜欢或者被岛屿上的某个方面所吸引而选择了某个岛屿。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大都伴随着一种积极情绪,比如开心、高兴、快乐。
        师:请看看你的兴趣清单上的兴趣有没有你不喜欢、做起来不开心的?所有你感兴趣的,一定是你喜欢且感到快乐的。这就是兴趣第一个核心特征:喜欢、快乐。符合这一特征的兴趣我们称为感官兴趣,位于兴趣金字塔的第一层级。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点出感官兴趣及其核心特征-喜欢、快乐。
        (二)岛屿任务大比拼
        1.活动规则:请各岛屿按要求完成岛屿任务。A岛,制作岛屿宣传海报,包含岛名和岛歌;C岛,制作三天会议组织方案,会议主题、内容自定;E岛,开展一场竞职演说,职位自选;S岛,分享你和他人相处的愉快经历;I岛,从任一学科中选择一个理论进行阐述;R岛:使用报纸、胶布、剪刀等工具制作一个房子。
        2.学生互动
        (1)六个岛屿中除了自己岛屿,我认为任务完成质量最高的岛屿是哪个?
        (2)本岛屿成员中,我认为哪位同学任务贡献度为10分(0-10分)?
        (3)我为小组任务的达成做了多少贡献(0-10分)?
        师:一开始大家选择的都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岛屿,为什么活动过程中有的同学表现的如鱼得水,做出重要贡献。有的同学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你和他表现的不同?
        生1:我认为任务完成质量最高的岛屿是R岛。我给组长打的10分,因为三天会议的整个方案都是他写的,他出力最大。给自己打2分,因为我只参与讨论了2天的内容。得分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组长能力强,所以可以做的更多,出力更大。
        生2:我认为任务完成质量最高的岛屿是I岛。我给自己打1分,给身边两位同学打10分,因为他们说出了自己很多愉快的经历,我一下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不到这么多。
        师:能力的不同是影响我们任务达成贡献度的重要因素。兴趣的维持与发展离不开锲而不舍的反复练习。就像有些组员可以表现出不一般的能力,一定是因为他已经有了很多的练习与实践,那么他的兴趣此时可能已经超越了兴趣的第一层级,向自觉兴趣迈进。
        设计意图:同学们在任务达成过程中体会同样是做感兴趣的活动,自己与他人是存在差距的。兴趣是有层级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积累的能力是自觉兴趣的核心特质。
        (三)生涯故事悟志趣
        师:冬奥会上小将苏翊鸣为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请你阅读苏翊鸣的生涯故事,思考苏翊鸣的兴趣有哪些?他的兴趣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演员的名气可能会比运动员大,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做演员呢?
        《苏翊鸣的人生故事》内容:
        苏翊鸣4岁受父母的熏陶爱上滑雪,8岁的时候他说如果走专业天天练习滑雪,那我再也不想听到滑雪这两个字了,会很腻。10岁出演徐克导演的电影智取威虎山,那段时间,他一度爱上了演戏,还入围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演员奖。那时他想要考中戏,成为一名演员。如果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他也可能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但是,2015年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那天,他第一次考虑起了自己的“运动员”身份,希望有一天“身披国家队战袍,在家门口为国争光!”于是,当同龄人还没想过未来要做什么,苏翊鸣已毅然暂停演艺事业,将全部课余精力投入到了滑雪中。为了练好一个动作,他可以每天就一个动作练上6个小时,有冻疮也要坚持上山。他在长白山,天气冷,板子变脆,加上训练量大,他甚至一个星期滑坏了四块雪板。就是这样,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18岁的他在北京冬奥会获得一金一银,真的做到在家门口为国争光,为中国冰雪运动取得历史性突破。
        师:苏翊鸣的兴趣有哪些?他的兴趣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演员名气可能会比运动员大,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做演员呢?
        生1:滑雪、演戏都是苏翊鸣的兴趣。
        生2:他四岁的时候受父母影响对滑雪的喜欢处于感官兴趣,当他开始反复不断的练习,即使一周滑断4块滑板仍然坚持训练的时候是自觉兴趣。
        生3:因为他想身披国家队战袍,在家门口为国争光,为中国冰雪运动取得突破,在中国冰雪梦中实现自我价值。
        师:兴趣的最高层级即志趣,大家觉得什么是志趣?
        生4:志趣就是我们的志向、理想吧。
        师:是的,志趣就是与我们的志向、未来事业、价值实现所关联的兴趣。苏翊鸣每天训练超7小时,“不停地转、不停地翻”,但他从没觉得烦。对他来说,训练就是玩儿。我们在从事与自己兴趣相关的活动时,往往会体会到愉悦、兴奋与充实感,甚至会忘记时间和空间,思维无比流畅能够不知疲惫的沉浸其中,这些感受在心理学中称为心流体验。心流体验、价值激励就是志趣的核心特征。
        师:审视你的兴趣清单,思考你的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和志趣分别是什么?将你的兴趣清单上的兴趣进行归类,完善兴趣金字塔。
        生5:我的感官兴趣是陶艺、天文、唱歌、旅行、绘画、生物学。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在大学学习相关的专业,最后我的志趣聚焦在画家、画师、医生或生物学家。
        生6:我的志趣是在医学方面通过自己的研究去救助他人。
设计意图:通过苏翊鸣的例子,让同学们鲜活的体会兴趣的层级,认识志趣与心流体验、价值实现,未来职业相关联。
        三、兴趣发展之路
        (一)神笔绘制兴趣树
        1.活动规则
        参考苏翊鸣的兴趣树,在课堂任务清单右侧画一棵树。在兴趣金字塔中选择一个感官兴趣,填充在树根的位置。想象一下,20年后它将发展为怎样的志趣,把它写在树冠上。思考,从感官兴趣发展为志趣你需要做些什么?将你的兴趣发展方法写在树干上。
        2.学生互动
        (1)展示我的兴趣树,并简单描述它。
        (2)分析我的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志趣是如何成长发展的。
        师:你发现了哪些从感官兴趣到志趣的发展路径?
        生1:第一努力学习,做好现阶段的事情。第二为自己想要做的那个方面着重的练习。第三广泛的涉猎提升自己的能力。
        生2:要好好努力学习,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能气馁,要持续下去。
        师:没错,坚持不懈的努力去提升这部分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个让感官兴趣向志趣迈进的方法。带着你的独特方法,踏上你的兴趣晋级之路吧。
        设计意图:带领同学们对自己的兴趣划分层级,找到自我兴趣发展的方法。
        (二)志趣幻游助成长
        1.活动规则
        请大家闭上眼睛,放松下来。想象一下,现在时间来到二十年后,2045年。此时的你正站兴趣树的树冠上,为自己志趣所在的事情忙碌奔波。感受你在做自己志趣所在的事情时的状态。
        2.学生互动
        (1)那时的我是怎样的?
        (2)那时的我对他人和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3)我如何看待那时的自己?
        生1:那时的我很自在。我在享受自己的工作,成为了社会的一份子,为社会创造价值。觉得自己还不赖,很厉害。
        生2:那时的我帅气,活泼开朗。我在做一份设计类的工作,在为社会效力,在其中找到了快乐。
        师:小组接龙,分享你在做你志趣所在的事情时的感受。
        生:幸福、快乐、开心、轻松、愉悦......
        师:看到大家眉飞色舞的表情,能够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大家知道什么时候人是最幸福的吗?
        生:做自己想做的、喜欢的事最幸福。
        师:黄希庭教授的心理团队在“什么最幸福”的研究中发现,家国情怀最幸福。这也是苏一鸣在做演员还是运动员中选择了成为运动员的主要原因,他希望能够有机会身披国家队战袍,在家门口为国争光,能够在实现国家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师:请所有同学举起你的兴趣树,环顾四周。我们每个人的兴趣都是一棵小树,汇聚在一起就是整片森林,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我们每个人做自己志趣所在的事情时产生的幸福感,都将作用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在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一生向自己的志趣迈进。
        设计意图:带领同学们进行志趣幻游,感受志趣带来的意义感,体会自我与社会、民族复兴的关联,为成长赋能。
        [活动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需要出发,随着新高考的不断推进,选科选考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的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辅导发现,不少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谈到自己的兴趣时,往往比较模糊。不知道自己真的喜欢什么,未来能够做什么。因此,理解兴趣的特点与层级,明确兴趣到志趣的发展路径,掌握兴趣培养与发展的方法,对于丰富自我认知,助力生涯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以霍兰德职业兴趣倾向为基础,通过“兴趣岛”这一趣味主题,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创设了轻松、开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分组讨论和任务达成过程中,情境化的教学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帮助他们认识兴趣的特点,感受到兴趣的层次。结合热点,通过苏翊鸣的生涯故事,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个体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志趣的发展路径。兴趣树的绘制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认知深度。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冥想感受志趣带来的意义感,将自我兴趣与社会价值的关联,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整个设计,环环相扣,学生参与度较高,教师引导下学生螺旋式的进行思维的提升,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古典.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