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是大脑的成长勋章
——我的大脑会“长皱纹”!
一、设计理念与特色
本教案采用Masten的韧性动态系统理论(2014),设计“情绪释放-认知重构-行为强化”三阶段干预模型。通过揉纸动作释放负面情绪(情绪调节),神经元绘画重构错误认知(认知重塑),错误升级卡建立持续强化机制(行为巩固)。
本课的几个特色有:第一,具象化思维:用揉纸团比喻犯错过程,用皱纹线条象征神经元连接,大脑神经元的变化可视化,降低小学生理解难度。第二,多感官参与:揉纸(触觉)、画线(视觉)、口号(听觉)、游戏(动觉)联动强化记忆。第三,情感与认知并重:在释放负面情绪的基础上,赋予错误积极意义,促进心理韧性发展。活动设计符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前运算阶段到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思维具象化特征,通过多感官通道促进认知重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犯错是大脑形成新连接的必经过程,是学习的证明。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将固定型思维转化为成长型思维,学会用“成长型思维”看待错误,能够通过“错误升级卡”学会总结经验教训,培养自主学习和反思的能力。
情感目标:减少对犯错的恐惧,培养“试错勇气”,感受努力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体验活动理解错误与大脑发展的关系,树立“错误是学习机会”的信念。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神经元概念,需转化为生活化比喻。
四、教学对象
小学高年级学生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游戏教学法、讲授法、活动体验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小视频、学案纸、笔、轻音乐
七、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海带呀海带
规则:全体同学起立,老师用双臂伸向上、下、左、右的其中一个方向,并说“海带呀海带”,学生要把双臂伸向不同的方向。如果伸向相同,则出错,学生需要说:“我做错了。”并淘汰坐下,其他同学游戏继续。游戏时间2分钟。
师:有多少同学在游戏中出错的?请举手。出错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什么样的感受?
生1:觉得不好意思;
生2:很沮丧,虽然是小游戏,但还是会失望。
观看视频《小企鹅学滑冰》(内容概述:小企鹅在冰面上学习滑雪时,多次摔倒。)
师:小企鹅一开始就会滑冰吗,小企鹅要经历什么最终才能学会滑冰?
生:不是的,要练习很多次,滑倒很多次。
师:你在生活中犯过什么错误吗?因为出错而失败过吗?(如考试考砸,错误频出;考级中错误百出,考级失败;不小心说错话,出洋相;把题目做错,被老师批评;不小心撞到别人,被人翻白眼;弄坏了别人的东西,要照价赔偿。)
生1:有一次数学考试漏做了背面,被妈妈骂了...
生2:我学习轮滑的时候,摔倒很多次才学会。
生3:丢三落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丢了。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游戏让学生体验 “犯错”,觉察自己犯错时的状态和反应,为后续教学铺垫。小企鹅的视频直观展现 “犯错与成长” 的关系,再引导学生分享自身经历,让学生意识到 “犯错是普遍现象”,减少对犯错的恐惧,同时自然引入本课主题。
(二)神经元魔法师——我的“错误纸团”
步骤1:释放情绪
师分发白纸:这张纸是我们的“大脑宝宝”,现在回想一件或多件让你印象深刻的错误,把所有的情绪如沮丧,难过、气愤“装”进纸里,用力揉成团!(板书:揉一揉——大脑皱一皱 )
步骤2:观察与发现
展开纸团,师提问:“你的‘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皱纹像什么?”
学生1:皱巴巴的,像迷宫,也有点像裂缝。
生2:我的像蜘蛛网,这里还有个小洞!
步骤3:科学揭秘
师:每一条皱纹代表犯错时大脑形成的新连接,就像锻炼肌肉一样,错误让大脑更聪明。只要你去用脑,就会锻炼到大脑,当我们犯错时,我们的大脑活动强度就会增加。这些新的线条代表了当你犯错误时,在你大脑中形成的新连接,错误是你在努力的证明,意味着你在学习。
不要害怕犯错,这是大脑成长的机会,每一个错误都会让大脑变得更强大,让你未来面对类似的问题时更聪明。它长出了“智慧的皱纹”!这些皱褶就像爬山时摔跤留下的脚印,它们会变成大脑里的新路,下次就能走得更稳!
观看视频(显微镜下的神经细胞)
步骤4:视觉化创作 (板书:画一画——神经连一连 )
生:用不同颜色记号笔描出纸上的折痕,绘制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大脑神经元,给它起个名字。
生分享:我的图片名字叫:勇敢尝试线。
思考:我的哪些经历让我的大脑皱纹增长?这些连接曾帮我学会什么?
生:我边做饭的时候边看电视,所以放错了调料。这些皱纹教会我要认真,做事一心一意。
生2:我上次对好朋友说了不该说的话,这些皱纹教会我说话前要三思。
齐读:“错误是大脑努力工作的勋章!” 

设计意图:通过 “揉纸” 这一触觉动作,让学生将抽象的负面情绪转化为具体行为,实现情绪调节。展开纸团后的 “皱纹”,则为后续解释 “神经元连接” 提供了直观载体,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具象思维特点。用 “皱纹=神经元连接““犯错=大脑锻炼” 的比喻,结合图片、视频,将抽象的神经科学知识转化为儿童可理解的语言,将科学知识通俗化。
(三)成长型思维营
师:面对错误,我们可能的想法是什么样的呢?
规则:全班分为两组,一组扮演“固定型思维”,说出你们的想法,另一组扮演“成长型思维”,反驳对方,说出理由。结束后两组角色交换。
固定型思维:我又错了,我真笨;出错太丢人了;我怎么都学不会;总是在同一个地方出错;
成长型思维: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很正常;犯错是一个学习的规程;错误会让我学到新的信息;尝试了就很勇敢,即便事情并不完美。
师:你们原来有哪些对于犯错的固定性思维,将它换一换,换成成长型思维。
生:我的固定性思维:我总是出错,所以我想放弃,不去做就不会犯错。换成成长型:每个人都会犯错,我要在犯错中成长。
(板书:变一变——想法换一换)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主动思考两种思维的差异,而非被动接受“要换一种想法”,深化对成长型思维的理解。“写一写” 的环节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思维模式,将课堂所学与自我认知结合,实现从“知道”到 “做到”的第一步。
(四)我的错误升级卡
师:我们对犯错有了更加积极的认识,但是犯错之后我们还需要做一些事情。我们一起了看“错误转化四步法”。
承认错误:我搞砸了……
反思原因:可能是因为……
收获智慧:我下次一定注意……
放下焦虑:幸亏没有更糟……
学生填写学案纸并分享。
板书:想一想 → 智慧涨一涨
生分享: (1)承认错误:英语听写得了60分 (2)反思原因:可能是因为只背了单词没听读音 (3)收获智慧:我以后每天跟读APP15分钟 (4)放下焦虑:幸好不是期末考试!
师总结:大脑喜欢会犯错的孩子,因为每次犯错都是它在做‘力量训练’!犯错后要学会总结,这样我们的智慧才能不断增长。
设计意图:“错误转化四步法”为学生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 “犯错后行动指南”,避免认知停留在 “知道错误有价值”,却不知道 “该做什么”;“错误升级卡” 则是对这一方法的即时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反思技巧。
家庭任务——错误收集罐
用透明罐子收集写有错误的纸条,期末打开看看大脑成长了多少条智慧线
板书设计
错误小勇士法则
揉一揉 → 大脑皱一皱
画一画 → 神经连一连
变一变 → 想法换一换
想一想 → 智慧涨一涨
教学反思
(一)亮点与成效
1.多感官教学贴合学生特点:本课通过 “揉纸(触觉)、视频(视听)、游戏(动觉)”的多感官联动,将抽象的 “大脑神经元”转化为学生可操作、可感知的活动,有效降低了理解难度。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在 “神经元绘画” 环节参与度极高,不少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 “智慧皱纹”。
2.情绪与认知同步:本课没有直接灌输 “错误不可怕”的道理,而是先通过“揉纸”释放负面情绪,再通过 “科学揭秘”“思维对抗” 重构认知,最后通过 “错误升级卡””落实行为,这一 “情绪-认知-行为”的递进逻辑,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课堂上,因 “考试漏题””沮丧的学生也主动举手说 “下次我要看看错在哪里”,说明情绪调节与认知重构起到了协同作用。
(二)不足与改进
教师课堂上应关注个体差异。课堂上,部分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在 “分享错误经历”“思维对抗”环节参与度较低,仅能被动倾听。后续教学中,可增加 “匿名分享”环节(如让学生将错误经历写在纸条上,教师随机抽取朗读),或是小组内先分享,再推选代表全班分享,降低内向学生的表达压力;同时,对填写 “错误升级卡” 有困难的学生,可提供 “原因参考选项”(如 “不认真、没练习、方法不对”),帮助其打开思路。
[1] 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22年修订)[S]. 北京: 教育部, 2022.
[2] 张敏. 多感官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基础教育研究, 2021(12): 86-89.
单位: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 刘珊 13451640403 邮箱178821998@qq.com (若有幸被录用,不需要邮寄样刊,一直在订阅你们的杂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