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你我边界,不同而和

你我边界,不同而和 艾玲1 关婉怡2(1. 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510399;2. 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广州510520) 【活动理念】 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的根源就是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中的矛盾来自于人际边界模糊不清、想要改变。阿德勒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方法——课题分离。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人们要区分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做到只为自己的课题负责,不干涉他人课题。通过课题分离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探索自己和他人的人际边界,即人与人、人与环境在互动中形成的言行活动限制线,从而促进人际交往和谐。 本课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创设情境,启发思考,最终实现意义建构,帮助学生树立清晰正确的人际边界,学会尊重他人边界,守护自我边界,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对象及分析】 高一学生主要为15岁左右的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时期,也是人际智力形成的敏感期。该时期的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距离时可能会模糊边界,出现迎合、屈服、强求、冲突或迷惘等情况。在人际交往中,明白什么是人际边界以及知道如何树立清晰正确的人际边界,对高中生有重要意义。 【活动目标】 1. 认识人际交往中存在边界,理解人际边界是弹性的。 2. 学会觉察自己的人际边界,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人际边界和守护自我人际边界。 3. 感受清晰的人际边界对于形成舒适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树立清晰正确的人际边界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尊重他人人际边界和守护自我人际边界。 难点:认识人际边界,学会用课题分离理论建构人际边界。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准备】 A3纸、彩色笔、情景剧视频、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暖身阶段——“画房子”:给自己画一座房子 1. 活动规则:学生5~6人为一组,每组有1张A3纸。每人在水彩笔中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画下1座代表自己的房子(房子样式不限,大小不限),绘画时间2分钟。 2. 教师提问(视情况提问) 问题1:我留意到你们组首先把纸分成了几个区域,再来画房子,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觉得是为什么? 问题2:你愿意让房子之间紧紧地贴在一起吗? 问题3:如果同组的小伙伴把房子画得很大,大到覆盖了你的房子,你感觉怎么样? 3. 出示题眼:人际边界 4. 教师小结:谢谢同学们的分享,如果说我们刚刚画的“房子”代表我们自己,我们通过划分区域的方式保持距离,其实就像在保持人际交往中的“人际边界”。人际边界是我们维护个人空间的一种需要,当边界被侵犯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活动“画房子”引出“人际边界”主题。 二、活动阶段——找找、查查、护护我的边界 (一)找找我的人际边界 1. 引导语: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一些人际交往中的困扰、不适和冲突,而很多矛盾的产生正是因为人际边界不清导致的。这也是本节课我们要讨论的主题—人际边界。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思考回忆一下: ①与他人相处中,哪些事情让你感觉不舒服、不安全? ②与他人相处中,哪些事情让你感觉舒服、安全? 补充:这个“他人”可以是陌生人、同学、朋友、闺蜜/哥们,家人,老师。 2. 学生分享 3. 教师提问(视情况提问) 问题1:你当时是怎么应对的?对方怎么做你能控制吗? 问题2:你觉得当时如果换成其他人,比如你的朋友(视分享而定),你还会感觉到不舒服吗? 问题3:如果你遇到刚刚这位同学分享的事情,你能接受吗? 4.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发现:首先,人际边界告诉我们边界内的事情是我们能接受、能控制的事情,而边界外的事情是我们不能接受、不能控制的事情;其次,遇到同样的事情,如果对象是A,你能接受的,如果对象是B,你不能接受,也就是说,人际边界是有弹性的;最后,同样的事情,你是可以接受的,TA是不能接受的。换句话说,你我之间,边界是不同的,有差别的。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找找我的边界”,让学生将抽象的人际边界和实际生活事件相关联,将概念具象化。 (二)查查我的人际边界 1.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人际边界,也明白每个人有自己的人际边界,接下来,检查一下你的边界清晰吗?合理吗? 2. 现场自测:阿德勒两问高兴 ①你认为你可以让其他人高兴或者不高兴吗?(是,不是) ②你认为其他人可以让你高兴或者不高兴吗?(是,不是) 3. 教师引导:当你回答是,说明你对自己的人际边界是不清楚的表现。或许你有些困惑,我们继续看心理学家阿德勒是怎么说的。 4. 课题分离理论介绍 ①定义 “课题”理解为“事情”(情绪,行为(广义层面)) 解释课题分离理论:课题分离就是说我的事情归我管,他人的事情归他人管,我只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不需要对他人的情绪和行为负责。回到刚刚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你可以让其他人高兴或不高兴,或者反过来,其他人可以让你高兴或不高兴,其实都是越界了。认为自己需要为他人的情绪负责,或者认为他人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都是边界模糊的表现。 ②视频:嘉茉和她的好朋友(电视剧《匆匆那年》片段) ③教师提问:谁的人际边界不清晰?视频中的嘉茉做了什么?朋友喜欢哪个偶像是谁的事情(课题)? 5. 教师小结: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树立清晰正确的人际边界感。如果嘉茉运用课题分离理论,就会明白她的朋友喜欢哪个偶像是她朋友的事情(课题)。她可以推荐,推荐并不冒犯边界。但强迫和控制,就冒犯边界了,因为这是边界外的事情,是她朋友的事情。强迫或控制都是边界不清的表现,会让自己和他人都不舒服。只有树立清晰的人际边界,我们才会更好的尊重别人的边界。 设计意图:通过“阿德勒两问高兴”帮助学生树立边界感的方法,即“课题分离”;通过“嘉茉和她的好朋友”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区分“我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的方法。 (三)护护我的人际边界 1. 教师引导:嘉茉和她的好朋友的相处似乎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现在,我们再看看嘉茉朋友面对嘉茉的越界是怎么做的。 2. 看视频 3. 小组讨论 ①嘉茉的朋友是怎么做的? ②你觉得嘉茉的朋友接下来会怎么做?续写故事。 4. 结合学生的故事续写,教师总结“温和有礼的对越界说‘不’的方法”。从同学们续写的故事中,可以总结出一些说“不”的技巧: ①证实(Validate):当你准备说“不”的时候,先把自己放到对方的位置,体验并承认即将施加到别人身上的不适感,如:我知道当我不愿意的时候,你很难过…… ②坚持(Assert):说“不”时,要清晰、直接、具体,不要只描述自己的感受,如:但是,我不喜欢后街男孩,不想假装喜欢…… ③强化(Reinforce):如果说“不”,一定要告诉对方我说“不”也是为你着想,有为你好的原因。如:假装喜欢,其实是对你的不尊重…… 生活中,当别人跨越了你的界限时,要有勇气说“不”,可以尝试用温和有礼的VAR方法表达拒绝。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护护我的边界”,让学生能用温和有礼的方式对他人越边界说“不”。 三、结束阶段——“你的留言” 1. 教师引导:所谓知深浅,懂进退。关于人际边界,你一定还有自己的思考。课后,欢迎你们把想倾诉的写下来,投递到学校的心语信箱。 2. 学生分享 3. 教师总结:君子和而不同,当我们自己建立了清晰的人际边界,我们会更好的尊重他人,也会更有勇气说“不”,守护自己的边界。生活中,与他人相处就好比我们看书一样,书本拿的太近太远,都是看不清的,恰到好处的距离感、边界感能让自己舒服自在,也能让他人如沐春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再思考人际边界,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建议或疑问。同时,也是对本节课效果评估的方式之一。 【活动反思】 本课的设计亮点是以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为依托进行设计,该理论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觉察人际边界以及引导学生构建清晰正确的人际边界的方法,课程设计主要聚焦“人际边界觉察”与“人际边界建构”两个板块。此外,教学过程中情景剧的选取可以改进,选取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困惑烦恼,采取让学生拍小情景剧的方式呈现,且案例数量可以增加一到两个,让学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罗泽成,古贺史健,岸见一郎,渠海霞.《被讨厌的勇气》[J].中学生天地(C版), 2019(09):38-39. [2] Katherine A . Boundaries: Where You End and I Begin[J]. Fireside, 1993. [3] Media A H . Henry Cloud & John Townsend's Boundaries When to Say Yes, How to Say No to Take Control of Your Life Summary. [4] 王丹丹.学会拒绝不合理要求——小学高年级心理活动课教学设计[J].江苏教育, 2017(72):59-60. [5] 罗吾民.亲密有间——高一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J].江苏教育, 2020(16):67-70. [6] 孙志艳.关心不越界——高中生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J].江苏教育,2018(56):75-77.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