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态源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其核心在于通过培养个体的正向情感、社会联结与心理韧性,提升主观幸福感。根据Fredrickson的“扩展-建构理论”,积极情绪能够拓宽认知范围,增强应对压力的资源。阳光心态是基于个体对传统事物认知的基础上展现的一种正向情感,多体现为积极、乐观、知足、感恩。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受家庭、学业等因素的影响,他们面临巨大的压力,如果负面情绪越积越多,无处宣泄,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班级作为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域,其文化氛围与互动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通过系统性班级建设策略,创设支持性环境,是培育阳光心态的关键。为此,笔者尝试了以下做法:
1.根植善良文化:以善育心,营造情感支持场域
善良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它不仅能够温暖他人,还能为自身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培养学生阳光心态的过程中,善良的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教育家杜威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文化的陶冶,在人格的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巧搭平台,精心策划,培植学生的善念善心,强化善德善根,营造“人人向善”的环境氛围,能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地情绪价值。
(1)建立“日行一善”记录机制:班级设立“日行一善”记录本,每日记录学生的善举,通过可视化强化正向行为。“善举”不分大小,帮助同学解决了一道难题,帮助同学擦了一次黑板,帮助同学接了一次水……都可记录入本,当每个人践行善念时,会产生自豪感,善行实施后会产生的成就感;与此同时,被帮助的对象在也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
(2)进行角色扮演与共情训练:设计情境剧模拟冲突场景,在角色扮演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需求,培养共情能力。例如,通过“被误解的班委”情景剧,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需求,促进人际理解。心中始终点亮起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之光,自私、狭隘、偏执、冷漠的阴云就会散去。
当善良成为班级的主流文化时,班级会形成一种积极向善、快乐温暖的氛围。处于这种“善良”场域中,学生们的内心既有“施爱”的渴望与追求,又不断地在感受着这种“被爱”的幸福。
2.构建合作共同体:以小组为基,强化社会联结
将班内50多名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们根据选科、性格、爱好等要素,自由组合,6至8人为一小组,自选组长,制定组规,组内成员以合作为主,在学习成绩、日常表现中实行捆绑式评价,重点评价对班级建设的贡献率和小组综合表现的进步率。几个“志同道合”的花季少年在班级学习生活中,一起做值日,一起设计班会,一起登台展示,一起拍照上墙,同学们交流密切,彼此了解更充分,心与心贴得更紧,孤单时,有人陪伴;苦闷时,有人倾诉,及时化解心理危机,减少孤独和焦躁情绪,在相互陪伴中共同成长。
学习生活中,小组合作制往往伴随着一定的任务完成,当小组成员共同努力达成目标时,每个成员都能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和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同时,学生在面对不同的合作任务和竞争环境时,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
再有,小组合作制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遇到挫折时,能够从同伴那里获得支持和鼓励。这种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学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和改进,培养他们的乐观精神和抗挫能力。与此同时,小组合作制通过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了班级中的矛盾和冲突。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理解和包容,形成了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支持,从而形成阳光心态。
3.渗透赞赏教育:以赞赋能,激活内在动机。
莎士比亚曾说,“赞赏就是照在人们心灵上的阳光”。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地方。”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赞赏作为一种外部强化手段,能够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并转化为内在动机。创建多样化的“赞赏平台”,发挥赞赏的力量,让自信之光照耀在每一位学生身上。
(1)“点赞微班会”,即每天的小班会上,值周班长在总结每日情况时,都要表扬一位同学,形式为:”今天,我要夸夸他,……”;每周班会,随机抽取班内同学谈谈:“这周, (同学名字)很
(褒义词汇)”。
(2)“最美赞赏墙”:在教师内外设置“赞赏墙”,鼓励同学们将身边的“最美同学”的优秀品质和典型事迹,以图片或文字的形式,在专栏中呈现出来,引领更多同学向上向美。
(3)“点赞漂流本”,在书柜中放置一个“点赞专用本”,便于学生随时把自己最想赞赏的人和事写下来,引导学生时时发现美,赞赏美,传递美。
当学生得到他人的赞赏时,他们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被认可。这种认可会转化为内在的自信心,使他们更愿意尝试新事物、迎接挑战。当学生学会赞赏他人时,他们也会更加关注他人的优点和努力。这种关注能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意识,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赞赏别人的人心中有一束光,被赞赏的人心里也会盛开一朵花。
4.开发创意活动:以行促思,深化积极体验
高中生学业任务重,把目光锁定在学习上无可厚非,但是把文化课的学习作为唯一任务,学生们就会目光狭隘、急功近利。开发设计多样化的创意活动,引导学生在创意活动中体验感悟、丰富认知,也是培育学生阳光心态的重要途径。
(1)制作班级“笑起来真好看”开心手册,每位同学用照片呈现自己最美的笑容,用文字表达自己最开心的感受,收齐后统一印制,装订成册,相互传阅,分享快乐,也期待美好。
(2)班会课上,开展“我与优秀学长连个麦”活动,通过网络视频,与大学名校的学长进行对话,优秀学长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现身说“道”,介绍学习经验,破解心灵难题,学生们从优秀学长的成长轨迹中,能看到未来的希望,汲取前行的力量。
(3)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将学生活动空间扩展到森林公园、红色文化场馆、社区街头等更广阔的区域,引导学生们在活动中开眼界、长才干,强心态,既是释放,更是成长。到森林公园清洁卫生、捡拾烟头时,学生们会感受到乱扔垃圾的危害,生活中便会多一份自律;到街头给冒着高温仍在继续工作的环卫工人送清凉时,学生会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学习中便少了一份埋怨;到铁道游击队纪念参观时,学生们会感受到英雄们的无畏精神,前行中便会多一份勇气。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们对人生和社会的认知,而且在亲身体验中收获心灵成长。
一个班级,就像一片森林。对于森林而言,最重要的是阳光。把好思想的阳光引过来,巧借多种力量,开发多种路径,引导学生们向光而行,涵养阳光心态,用一束光点亮一束光,积聚每一份光,形成光动能,为班级绿色生态持续提供能量,彼此温暖,相互帮扶,共享成长幸福!
参考文献
[1] 苏岚颖. 搭建家校共育生态圈培育学生阳光心态[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29):60-62.
[2] 赵文军. 基于学习小组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 求知导刊, 2022(13):14-16.
[3] 弗雷德里克森. 积极情绪的力量[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作者信息:
姓名:郭钦化 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南校区
职称:中学高级教师 电话:13516325579
邮箱:guoqinhua81@126.com